浪淘沙教学计划 浪淘沙的教学重难点(6篇)

栏目:作文范文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2-03浏览:2

浪淘沙教学计划 浪淘沙的教学重难点(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浪淘沙教学计划 浪淘沙的教学重难点篇一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浪淘沙教学计划 浪淘沙的教学重难点篇二

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一、复习《凉州词》。指名背诵《凉州词》。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3、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4、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5、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6、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7、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8、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


本文共计1242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浪淘沙教学计划 浪淘沙的教学重难点(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书写有哪...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