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前行》心得体会范本 黄山经典感言(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黄山《前行》心得体会范本一
我是黄山好客旅行社的导游娄佳瑶,欢迎您们来到黄山旅游,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了,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区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我们要游览的是黄山风景区是黄山山系的精华部分,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里甚至万里来到这里,为的就是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首先美在它的“奇峰”。这里山山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二(1860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30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的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代表性景点,来此一游的朋友哪怕是只登上这四奇峰中的一座,也算不虑此行了。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登上第一座山峰,我再把黄山的“四绝”分别作个介绍。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是奇松。它奇在什么地方呢?奇松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凡有土的地方就能长出草木和庄稼,但黄山的松树大都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
怪石,是黄山胜景的第二“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较高有“飞来石”、“仙人下棋”等等。
我们再来说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处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温泉。我们经常去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的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有兴趣的朋友不仿去体验一下,温泉的功效美容养生应该人人都知道的。
黄山的确是一个旅游、避暑和赏雪的好去处,这里我也要温馨提醒大家,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不要在岩石上刻字留名,最后祝大家黄山之行愉快。
2022黄山《前行》心得体会范本二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3个自然段,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1、创设情境,入境入情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们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级绝大部分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课伊始,采用电教媒体出示黄山风景图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心情得到了舒缓,身心获得了愉悦,无形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恰当和谐的感情基调。
2、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以“读”为主线,注重引导。
3、延伸开放,拓展深化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品味“迎客松”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说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1、导入课文
以“黄山四绝”引入课文,课件出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去仔细观赏这些奇特的松树吧!(板书题目:奇松)根据题目让学生提出疑问(黄山奇在哪儿?)(让学生质疑培养了学生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3、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朗读课文(2)简单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4、交流
5、精读课文。主要采用抓住重点段也就是课文第2段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松之奇。黄山松奇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节。读后请同学们交流对自己喜欢的一棵松树的感悟。这儿我主要介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迎客松之奇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讨论,全班交流。
出示语句,再读体会。
6、品读语句,感受松之奇。引导学生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到以下几点
交流:
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
三奇热情好客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
本文共计1221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黄山《前行》心得体会范本 黄山经典感言(6篇)
本文2024-02-04 06:29:56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101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