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范高校职务犯罪的制度设想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职务犯罪的概念、表现及成因,同时提出对此类犯罪主张从思想建设、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及拓宽外部监督渠道等多方面加以消减与防治。
关键词:防范 高校职务犯罪 制度
0 引言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高等院校在扩招后显现出勃勃生机。同时,高校范围内的职务犯罪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大案要案不断增加,这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及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与成因,继而对防范该类犯罪的对策进行一些制度上的设想。
1 目前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高校职务犯罪是指在高等院校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私分国有资产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招收学生循私舞弊等犯罪的总称。这些犯罪妨害了国家教育管理的秩序与廉洁性,给国家财产、集体及学生的利益造成了损失。从高校职务犯罪的行为表征来说,据统计,贪污和挪用公款等传统的职务犯罪类型占到了九成以上,其他犯罪类型仅占小部分。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从实施到案发多数会持续三四年,隐蔽性强,而且有智能化、团伙化的倾向,大案要案比例高,后果严重,案发部位相对集中,招生、基础建设、教材和物资采购等领域。
探讨高校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力度,自我约束标准的降低及从众心理
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高校迅速扩张,学校建设规模扩大,高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高校也不再是清静之地。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突出,也较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而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全局,具体制度并没有落到实处,正、负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也不够,政治学习又流于形式,因而部分同志在关键时候可能放松警惕,心存侥幸,认为得些好处很普遍、很正常,于是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1.2 现存的高校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权力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
目前,我国高校的制度建设还很薄弱,还存在诸多的矛盾与漏洞。过于强调高校组织的科层化,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决策及管理的程序,这是现行体制中的突出矛盾。有一些高校领导原则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凭经验、凭感情办事,搞个人说了算,搞暗箱操作。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加上高校在管理上的混乱,内控、内审机制欠缺,校内外财务监管的失位,很容易出现违法违纪的现象。在内部群众监督方面,因不知情而“不能监督”的情形较为普遍。纪检监察组织监督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不多,存在着“不会监督”的问题。
2 防范高校职务犯罪的制度设想
预防职务犯罪,加强思想教育是前提,建立、健全法制化、民主化的监督制度是关键,事后惩治是保证。因此,减少高校职务犯罪,其实是一项需要理念与制度探索创新的浩大工程。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干部的思想根源入手,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宣传教育要常态化、方式多样化,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思想道德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2.2 以依法治校、民主、科学、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构建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2.2.1 建章立制,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在《宪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制定、修改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中来。要突出依法治校的根本目是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权利,党委的政治权力、校长的行政权力、教代会的民主权力和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都应有法律依据并承担相应责任。
2.2.2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信息不透明是所有腐败现象的根本特征。高校应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学生教育管理公开、项目资产公开等。这是民主办学的要求,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对教职工起码的知情权的尊重。
2.2.3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制度。
①校园规划和基础建设。校园规划是学校基建的基础。事前充分论证,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按照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需求,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如上海市规定,重大基建、修缮项目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基建、修缮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工程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明确校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并签订重大项目责任书,落实有关单位、部门、个人的责任。②招生录取制度。加强统一领导,做好应急预案,积极组织与协调。招生工作能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实行“阳光招生”,正确对待招生自主权,不钻“机动名额”、“自主招生”等招生录取政策的空子,严禁乱收费。③图书、器材、设备采购招标投标制度。与投标人有关系的校领导要回避。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高等院校基建工程招标管理办法(试行)》,将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活动置于"阳光"之下。办法规定:高校1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招标,监察部门派出监察员参与整个招标过程,对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双重负责。④人事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贤与能,晋升职位。实行重要岗位的轮岗制度。流水不腐,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建立个人廉政档案,签订廉政承诺书,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发挥事前监督、及早纠正的效果,形成一道组织监督的屏障,尽可能地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从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2.2.4 建立、完善教代会和工会制度。扩展校内教职工表达意见的渠道,通过网络、信访接待等及时答复问题。明确教代会的职权,实行质询制度、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突出教师作为主人翁的地位,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合法权益。重视发挥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和政协的监督职能。
2.2.5 加强纪检、监察、审计检查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职权范围内,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作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通过定期审计、任中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挽救部分同志,防患于未然。
2.2.6 切实执行各项制度,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高效益。要严格执行的各项制度包括:《大学章程》、《学校党政议事规则》、《高校
本文共计415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浅谈防范高校职务犯罪的制度设想
本文2024-02-01 08:50:15发表“制度规范”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112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