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全面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明确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同时,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党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全面发展,是对企业党校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企业党校;法治思维;依法治校
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企业党校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对我们党法治思想、法治实践的总结,是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其中在法治建设方面有两个亮点对企业党校发展意义重大,分别是:一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以此对企业党校明确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一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内容。二是深度推动教育发展改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去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抓好制度落实。三是企业党校的改革发展方向与党校法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党校发展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二、改革发展背景下企业党校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直为培养党的各类干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为统一全党思想、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执政能力发挥着主阵地和思想库的作用。随着时代精神的转换,当前企业党校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党性教育培训向党员和企业干部培训转变,由以党建理论培训重点向以党建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重点转变,由以业余函授学历教育重点向以在职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重点转变,由单向灌输向教学双向互动转变等。
伴随着信息化变革了各个行业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培训市场带来了重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發展使信息传播得到巨大发展,学员获取的信息往往是最前沿、最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这给党校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党校教师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同时要去企业一线挂职锻炼,逐渐往“双师型”转化。另一方面,网络远程教育、移动终端互动学习等新兴技术教学方式获得学员青睐,传统单一的重复性的培训劳动被逐渐背弃。与时俱进,捕捉学员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是企业党校维持现有规模,参与社会角色转型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之,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和培训市场的环境变化、培训对象的需求变化、培训模式和手段的创新,企业党校的持续生源建设,企业党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当然企业党校的全面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根据市场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深度推进企业党校的全面改革,是需要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现实课题。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全面发展
我校近年来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为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思想,我校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出发,就学校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包括健全学校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法律素质,努力探索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环境。为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其中,运用“法治思维”是坚持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各级领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企业党校在日常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践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切实提高党校领导干部推进依法办学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一)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出。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出是我党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创新。这个创新,是在总结和发展基础上的创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是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十六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了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到十八报告中,则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并且针对性地运用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四个基本方面。从“法制观念”到“法治思维”,从“依法办事能力”到“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由“法制”发展到“法治”,包含了民主、公平正义、权利保护等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是内涵创新。第二方面,由“观念”发展到“思维”,从思想理念进入到工作和能力思维,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是工作、能力思维创新。第三方面,由一般性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发展增加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四个方面,是应用领域的创新。
所谓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所谓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就是用法治思维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可持续发展。一是高扬法治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它反映了新时期学校管理及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校园法治建设要求教育管理工作从管理观念上、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上,需要在依法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工作。这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对教师、学生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护法、用法,共同创建文明校园,构筑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
本文共计501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全面发展
本文2024-02-01 09:04:08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114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