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主要精神

栏目:作文范文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1-31浏览:1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主要精神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我们生活的具体修法,佛法绝不是空洞虚无的玄学。下面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主要精神,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1、《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

  佛门有三部孝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经》。

  孝道是佛法的基础,孝亲是做人的基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孝亲的扩大。

  学习《华严经》告诉我们“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这是孝亲的扩充、发展。反过来说,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相信他会爱护众生,会救度众生呢?所以离开孝道就没得佛法,佛法是孝道的扩展和深入。《梵网经》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师长、三宝。孝顺是至道之法,孝名为戒。这个对于孝道的解释,就非常透彻了。

  这部《地藏经》说,地藏菩萨示现婆罗门女、光目女,孝亲度亲的事迹,地藏菩萨正是以一念孝亲之心,而发展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伟誓愿,给我们修行的人作出了典范。

  父母是堂上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庙里去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独生子女,这真是非常荒唐。

  曾经有一些青年的知识分子、博士生,他说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全部精力都关注到子女的成长上。别人说要保险,最好初一、十五到寺院去烧炷香,捐点功德钱,就最保险。

  这个不是佛教的基本主张,佛陀教我们如何做人,你在家不孝父母,把父母当成仆人来看待,到寺院去烧香、捐钱,孩子就消灾免难了?那不是佛菩萨都成了接受了贿赂的了,难道佛菩萨还会稀罕我们的钱?

  佛陀讲的是自种因、自受果。教导我们孝顺父母。不孝顺父母,反而虐待父母,种的这个因,就该得相应的果报。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也有很明确的开示,他说你现在当别人的子女,再过几年,你就是父母了,你现在如何对你的父母,就是种因,等于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向后来,就跟来了。今天对于年青一代提倡孝道非常重要,学修《地藏经》就会让我们很好的体会孝道。

  2、《地藏经》是佛陀的遗嘱。

  佛陀在圆寂前,有两部遗嘱。

  1)一部是《佛遗教经》,《遗教经》重点是对出家人讲的。

  告诉弟到庙里去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独生子女,这真是非常荒唐。

  曾经有一些青年的知识分子、博士生,他说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全部精力都关注到子女的成长上。别人说要保险,最好初一、十五到寺院去烧炷香,捐点功德钱,就最保险。

  这个不是佛教的基本主张,佛陀教我们如何做人,你在家不孝父母,把父母当成仆人来看待,到寺院去烧香、捐钱,孩子就消灾免难了?那不是佛菩萨都成了接受了贿赂的了,难道佛菩萨还会稀罕我们的钱?

  佛陀讲的是自种因、自受果。教导我们孝顺父母。不孝顺父母,反而虐待父母,种的这个因,就该得相应的果报。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也有很明确的开示,他说你现在当别人的子女,再过几年,你就是父母了,你现在如何对你的父母,就是种因,等于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向后来,就跟来了。今天对于年青一代提倡孝道非常重要,学修《地藏经》就会让我们很好的体会孝道。

  2、《地藏经》是佛陀的遗嘱。

  佛陀在圆寂前,有两部遗嘱。

  1)一部是《佛遗教经》,《遗教经》重点是对出家人讲的。

  告诉弟子佛灭度以后,以戒为师,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

  这个对于出家人来说必须遵守,佛教有没有前途,会不会灭亡,就看出家人对佛陀最后的遗嘱如何看待。

  2)另外一部遗嘱是《地藏经》。

  朱镜宙居士专门写了一本书,名称叫“《地藏经》是佛陀对在家弟子的遗嘱”。

  他这个提法有道理,因为《地藏经》里说,佛对地藏菩萨托孤,在忉利天宫托孤,托的什么呢?这个范围就广了,时间就长了。就是从佛灭度后到了弥勒菩萨成佛之前,这一长段时间内所有的众生都包括在内。

  所以这遗嘱,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也体现了佛的慈悲心,怕我们堕入三恶道,叫地藏菩萨要多方的保护、救度,这个就恰恰像家庭父母临终的时候,谆谆地告诫,反复的叮咛,所以佛陀讲《地藏经》,十方诸佛都来赞叹,显示了这部遗嘱的重要,也说明了十方诸佛对于众生都是如母忆子。

  因此这部遗嘱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的遗嘱。

  3)当年弘一大师在听讲《地藏经》的时候,情不自禁在讲堂里忍不住放声大哭。

  今天我们学这部经,应该生起佛恩深重难报的思想,不忍圣道衰,不忍众生苦,才发得起菩提大愿。

  我们大家都应当发心上求佛道,下化群生,不负佛陀的遗嘱,荷担如来家业。

  我们看《地藏经》上最后一品“嘱累人天品”佛是这样说的,概括起来有四句话“现在、未来天人众”,包括我们都在内。“吾今殷勤咐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怕我们堕三恶道。学习中使我们体会到,我们作为修习佛法的人,必须报答佛恩、知恩报恩。

  3、《地藏经》是为人处事的教科书。

  净业三福第一福是讲做人,这是大乘佛法的基础。

  《地藏经》首先提出来的是净业三福,特别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让我们懂得不离日常生活来修学佛法。能够依《地藏经》修行,能止恶行善,消灾免难。这个非常具体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必然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说这部经典对我们为人处世非常有用,如同一部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4、《地藏经》是具体讲因果规律的经典。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是不懂佛法的,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虚云大师说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这个结论不是随便下的,离开了因果就没得佛法。大师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不仅是我们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这个“逃”字,这个份量很重啊!

  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种的是杀盗淫妄的因,当然得的果报就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果。这个决没有错。

  种污染的因,当然得污染的果报。

  种清净的因,才得清净的果报。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


本文共计344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主要精神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我们生活的具体修法,佛法绝不是空洞虚无的玄学。下面是《地藏...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