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优秀9篇)

栏目:发言稿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1-31浏览:1

最新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优秀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篇一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始建于大唐垂拱二年,最初被命名为“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天王殿] 山门前有一道照墙,叫紫云屏,为什么要有这么一道墙呢?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以前的寺院大都建立在山林之处,方便与世无争的僧人们修心养性,而泉州开元寺就坐落在鲤城区西街,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紫云屏,就起了一个隔离带的作用,表示清净佛地,与凡世隔绝。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至于大门为什么叫“山门”,以前寺院在山上,当然叫山门了,也称为山门殿,即使在平地也称“山门”,它又可以理解为数字的“三门”,因为它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着解脱。农历的每月26日,这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大门敞开,迎接四方信徒,那时不仅门票免费,还免费提供斋饭呢!

天王殿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天王殿内的这对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题写的。它也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也就是寺院的护法天神。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左尊开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俗称为“哼哈二将”。

[拜亭、拜庭] 拜亭也称拜圣亭,紧连于山门殿之后。系古时泉州地方长官每逢岁时节庆在此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至于大门为什么叫“山门”,以前寺院在山上,当然叫山门了,也称为山门殿,即使在平地也称“山门”,它又可以理解为数字的“三门”,因为它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着解脱。农历的每月26日,这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大门敞开,迎接四方信徒,那时不仅门票免费,还免费提供斋饭呢!

天王殿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天王殿内的这对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题写的。它也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也就是寺院的护法天神。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左尊开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俗称为“哼哈二将”。

[拜亭、拜庭] 拜亭也称拜圣亭,紧连于山门殿之后。系古时泉州地方长官每逢岁时节庆在此向皇帝牌位朝贺的祝颂场所。亭为排设香案和主要地方官员站立的地方。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面积有2800平方米。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 200至800岁的大榕树,盘根错节,阴翳蔽日,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南宋时泉州印度教在留下的遗迹。

莲法界”四个大字,是明代开元寺僧人的墨宝,意思是“桑开白莲,佛法无边”。1300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桑园,园主名叫黄守恭。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除非桑树能开出白莲花,他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深被无边佛法所震惊,只好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殿前月台的束腰部分, 居然有人面狮身刻像.在宋朝与元朝,泉州拥有与亚历山大港齐名媲美的贸易港口,往来商船带来了外国的货物,也带来了各国的宗教,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在开元古寺内才能看到其他一些教派的神祗。这72方青石刻像就是印度婆罗门教的遗存。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体现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内供奉的是密宗的五方佛,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象征佛祖的光辉普照天下。 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 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本文共计2335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最新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优秀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