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地藏经》的四大纲领
《地藏经》不会招来外魔,是把我们的心魔给变成佛。所以说《地藏经》是清除心魔的。下面是修《地藏经》的四大纲领,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什么叫学佛呢?学习佛的存心,佛的用心,佛的观念,佛的知见,佛的心地,这才叫做学佛。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有任何的自私自利。一个人是不是真学佛,就要用这条来衡量自己。
佛的存心,是清净平等觉,那么你有没有这个心?佛的用心永远是慈悲喜舍的,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是利益众生的。这是佛的用心,你有没有?佛是没有妄念的,没有执着的,没有分别嫉妒贡高我慢的。你有没有达到?如果没有学习佛的存心和用心,利益法界有情,那你就不能算是学佛人。
很多人表面上在学佛,实际上心地没有在学佛。我们是什么?在学佛身、行为、观念、知见、心地,没有学佛。这样的人叫做口念弥陀佛,心存刺血刀,也叫佛口蛇心。念出来的是佛的口号,存的是蛇心。
所以大家,既然要真发心学佛,就要时刻观照自心,认清自己是嘴边在学佛,口号喊学佛,还是真的身和内心在学佛。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就像《地藏经》上讲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既然“一切唯心造”,我们没有学习佛的存心和用心,这样求佛菩萨,佛菩萨是无法让你满愿的,与佛菩萨不在同一条道上。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根本不可能。这个就是“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的根本。表面上很像,实际上根本没学佛。所以诸位道友,我们只能看别人成就,而自己不能成就,我们也只能看祖师大德的开悟,自己永远的被耽误。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从学佛到现在,一直在拜佛像,拜祖师大德。从来就没有想过,我要怎样修,怎样学习,反过来让祖师大德拜我们?你有没有这想法?只要你成佛了,祖师大德,观音菩萨要不要拜你呢?只要你成佛,他就倒过来拜你。所以地藏道场的道友们,《地藏经》是属于心地法门,只要你学习《地藏经》,心地法门就懂了。
很多人修《地藏经》,认为用心念就好了,不能这样理解,这样很难受用。修《地藏经》起码要掌握《地藏经》的四大纲领:心同地藏心,行同地藏行,愿同地藏愿,言同地藏言。这四大纲领你掌握了,学习《地藏经》就非常轻松了,也就好懂了。
拓展阅读:地藏经如何回向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从学佛到现在,一直在拜佛像,拜祖师大德。从来就没有想过,我要怎样修,怎样学习,反过来让祖师大德拜我们?你有没有这想法?只要你成佛了,祖师大德,观音菩萨要不要拜你呢?只要你成佛,他就倒过来拜你。所以地藏道场的道友们,《地藏经》是属于心地法门,只要你学习《地藏经》,心地法门就懂了。 很多人修《地藏经》,认为用心念就好了,不能这样理解,这样很难受用。修《地藏经》起码要掌握《地藏经》的四大纲领:心同地藏心,行同地藏行,愿同地藏愿,言同地藏言。这四大纲领你掌握了,学习《地藏经》就非常轻松了,也就好懂了。 拓展阅读:地藏经如何回向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今天所研究的题目是「回向文」,诸位一定觉得很奇怪。我们在台中追随老恩师(李炳南),知道他老人家所学的非常渊博,但老人却只教我们修净土法门,教我们专念阿弥陀佛。诸位听经都知道,如果按照一般法门来修「信、解、行、证」不是一辈子能成功的,唯有净土法门能当生成就,所以老人家很慈悲的教我们这个法门。并且,这三十多年来所播下的种子,可以说慢慢的在收成。近年来大德莲友中瑞相往生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往往是不识字、且年纪很大并老实念佛的人。往生后火化的舍利,天空祥瑞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能得到舍利那就是往生的瑞相,就能了解此人有成就。所以这个法门实实在在能成就,而且无论是谁,只要照佛经上所讲的来修行,必定有个结果。 每个人看到往生的瑞相,一定想如果我也能往生不知多好!其实每个人都能往生,但要如何才较有把握呢?蕅益大师曾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之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他的意思是,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往生?全靠他对这个法门的信心及愿不愿意去。信愿具足了,看破,放下了,念佛功夫浅则生中、下品,念佛功夫深则生上品。所以,重要点是我们是否真有坚定无怀疑的信心以及愿不愿意去?假如只有相信却不愿意去,那是假的信心,是浅的信心。所以,不愿意去就不能说有信心,愿不愿意去可以包括信不信。 什幺才叫愿意去呢?发愿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发愿--念回向文。只是疏忽过去罢了。如果我们能了解回向文其中的道理,那往生就此较有把握。要怎幺念回向文才能得利益呢?必须依佛经所说的「随文入观」,就是把我们的心浸入回向文的境界里,随着回向文作观想。回向文就是心,心就是回向文,那我们就能成功,这样才有利益。 净土法门是「不回向法门」,也就是说不用回向。打个比方:我们买一张上台北的国光号车票,它最直接的用途是上台北,而不需我们每天念这是要上台北的国光号车票。所以,只要念佛,其目标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既然这幺说,为什幺还要念回向文呢?怕的是买完车票后把它塞进口袋里,忘了上车的时间!所以要常念着口袋中有一张某时要上车的票,才不会到时忘记了。相同的,我们怕日子久了忘记念佛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了提醒自己,所以我们要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向就有个目标、趣向那个目标。也就是把平常行善、念佛的功德转向一个目标─往生西方,藉此功德的力量帮助,可以到达往生的目的。 回向文的第一句是「愿以此功德」,功德分二方面。一是我们所念的经文及佛号,他本身的功德很大。佛尊为「功德聚」,阿弥陀佛本身就有无限的功德。另一则是念佛念经的人很至诚恳切的念,藉佛号把功德引出来,念的人也有功德。这二种功德合起来就是「此功德」,「愿以此功德」是发愿,希望拿这幺大的功德合起来转个方向来「庄严佛净土」。这是回向依报。什幺是庄严?就是庄重严饰。比方佛前点上灯,供上花,就是庄严佛堂 本文共计515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修《地藏经》的四大纲领
本文2024-01-31 08:58:07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1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