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示儿》诗七首
引导语:《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距陆游所写《示儿诗》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示儿》诗。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同原。
[3]但:只。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洲,后以九洲泛指中华大地。同:一统江山。
[4]王师:指宋朝军队。北定中原:收复中原。中原指的是被金人侵占的北方领土。
[5]家祭:家人对祖先的祭祀。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
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它充分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
本文共计579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陆游《示儿》诗七首
本文2024-01-31 19:43:46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20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