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亲仁篇
《弟子规》的亲仁篇,主要是讲什么的?教育孩子们如何做呢?
【解】“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亲仁】
我们想到这一生每一个人都希望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所交往往来的朋友当中,都希望是仁慈、有品德、道德涵养都很高的人,这是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有的希求。有这样的希求,我们就要有动作去寻觅这样良好的好朋友。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品质要逐渐地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在的涵养也要随着人生的阅历来增高。所以,此地讲“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我们晓得当今要找这样好的人很难,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效法孟子。怎么说?孟子出生之后,孔子老早就已经不在人间了,相差有几百年的时间。孟子他非常仰慕孔老夫子,所以就私下拜孔子为老师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亲仁】
我们想到这一生每一个人都希望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所交往往来的朋友当中,都希望是仁慈、有品德、道德涵养都很高的人,这是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有的希求。有这样的希求,我们就要有动作去寻觅这样良好的好朋友。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品质要逐渐地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在的涵养也要随着人生的阅历来增高。所以,此地讲“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我们晓得当今要找这样好的人很难,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效法孟子。怎么说?孟子出生之后,孔子老早就已经不在人间了,相差有几百年的时间。孟子他非常仰慕孔老夫子,所以就私下拜孔子为老师,他就读他的书,每天向他学习。所以,孔子成为至圣先师,孟子也成为亚圣。人在这一生,即使我们遇不到好老师,但是好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我们最善良、这一辈子最忠实的好朋友。我们看第三十一条: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里就讲到在我们从小的范围来看,从社会的阶层来看,人的确有好几种人;如果范围把它扩大,从肤色来讲,整个世界上肤色不同的种族都有。这里就告诉我们,无论层级,无论种族,我们不分族类,“流俗众,仁者希”。我们普遍的看来,一般都是属于中等阶级,都是属于一般的凡夫,佼佼者往往比较少,所以这里就讲“仁者希”,有仁德之人往往在社会上不容易见到。
所以这里就讲即使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层级都不同。这个“不齐”就是不同,每一个族类它有等差。但是一般来讲,“流俗众”,就是一般程度差不多的居多数,流俗众。但是好的有如凤毛麟角,这些好人、好老师虽然比较少,但是我们仔细一点,在周遭还是有很多很好的良师益友。这里讲到当我们有这样好的朋友,有这样因缘遇到的话,自己千万不要错失掉,千万不可以错过。这里讲道: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果然是一个“仁者”,我们看到这样的人,很多人从内心里头就会敬畏他。这个“畏”,不是畏惧他的权势,而是这样的人,你一看到他的威仪,内心里就会折服于他。我们晓得“仁”的定义,我们从古人的教诲当中,他说“仁者无敌”,内心有仁爱之人,他不会有敌人。因为有仁心之人,他肯定能爱人;他能爱人,他就能宽恕人;他能宽恕人,就能包容于人,就能与人和睦共处。
这样的善人在世上还是有,也不少,我们要睁大眼睛,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要记住,一定要跟他接近。因为我们跟他接近,一定会得到他许多的教诲。就好像孔老夫子,他所流传下来的,他教导的这么多学生,几千年下来代代相传,像这样的仁者,他真的能万古不朽。这里也鼓励我们,仁者,我们不要轻易地错过学习的机会。
仁者,他还有哪些?他会“言不讳,色不媚”。我们看到仁者向他学习,他的言语当中,他的神态当中,他都坦荡荡。“言不讳”,就是他讲话不会畏头畏尾的,不会有所忌讳。他讲话一定是真实之话,不会讲不真实之话;他所讲的言语也是很真诚,从内心真心流露;他的容貌,你看起来,可以说温文儒雅。诚如孔老夫子的弟子,他赞叹他的老师就是“温、良、恭、俭、让”,他具备这五种的德行,有这五种的美德。我们看仁者,往往他也具有这些德行,我们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内在的品德也会渐渐的提升。所以底下讲: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这里讲当我们有这样的机缘,亲近这样的善知识,有无限的好处。我们想一想,历史上我们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尤其是儒学,它可以说是我国立国几千年来,所赖以维系社会安定、国家繁荣最主要的根基,就是在于儒学。儒学所讲的是一种恕道,宽恕之道。所以在《论语》里头,孔子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之,终身行之?孔夫
本文共计400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弟子规亲仁篇
本文2024-01-31 01:10:09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