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篇一
北沟一中初四备课组 主备人:王翠霜
审核人:周永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2、检查预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课前准备:
1、了解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第十二至第十七回的内容。
(杨志失花石纲丢官、杀人被充军、比武获重用、押送生辰纲、落草宝珠寺)
2、观看电视剧“智取生辰纲”片段。
3、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导课示标:
同学们从书本中或影视节目中对《水浒》都有一些了解吧,今天老师出几个谜语,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快速的猜出是《水浒》中哪一位好汉的名字。以“候鸟南迁”或“寒来暑往”打一人名。——时迁
以“万紫千红总是春”打一人名。——花荣
以“绿化北京”打一人名。——燕青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
二、出示学习目标。
(见课件一)
三、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指名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展示课件
(一)杨志失陷花石纲
(二)杨志杀牛二被充军
(三)杨志比武受重用
(四)杨志押运生辰纲
(五)杨志落草宝珠寺
鸟南迁”或“寒来暑往”打一人名。——时迁以“万紫千红总是春”打一人名。——花荣
以“绿化北京”打一人名。——燕青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
二、出示学习目标。
(见课件一)
三、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指名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展示课件
(一)杨志失陷花石纲
(二)杨志杀牛二被充军
(三)杨志比武受重用
(四)杨志押运生辰纲
(五)杨志落草宝珠寺
四、检查预习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篇幅较长,在课上不能多便朗读,课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设计一:以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生僻字或难懂的句子相互交流。
设计二:利用大屏幕,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字句,小组抢答。(见课件三)总结同学们对字词的了解情况,对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表现一般的小组,并对其提出下节课再检查的要求。
五、复述故事,感知情节,明确矛盾。
1、复述故事:
师:前面讲到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你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复述出来?(注意:引导学生简练的概括,力求精准,可分别找三个同学起来概括,请其他同学点评谁说得更好。)
(设计说明:此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作品的内容,同时能够将记叙作品内容的元明白话转换为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的表述。)
2、感知情节:
师: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描写对象、故事发生的地点及不同的叙述阶段进行梳理层次的训练,明确小说第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3、明确矛盾:
师: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感知,同学们能够看出小说中存在什么矛盾吗?(设计说明:此问引导学生明确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晁盖、吴用欲取生辰纲与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组矛盾在作品中的作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促使了杨志性格与命运的改变。其中要能够分析这矛盾中的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从而为后面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与人物性格做出准备。)
4、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用重音表示你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智取”、“智押”是本文的重点。)
五、课堂小结
本文共计1639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五篇)
本文2024-01-31 14:03:11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3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