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
一、对照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字词句都可以对照比较,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如一词多音多义比较,有的同形、同音而不同义,有的同形而不同音、不同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入朝见威王的朝(读cháo,当朝廷讲)、朝服衣冠的朝(读zhāo,当早晨讲),词义不同,读音不同。这样比较,便于理解词义,读准字音。又如古今词语比较,《赤壁之战》中诸人各顾妻子的妻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璧有瑕,请指示王的指示,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妻子是两个名词,妻子儿女的意思;指示是两个动词,指出来给看的意思。这样比较,对词性、词义的认识就一清二楚了。再如词语改换比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卷,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不能,因为卷写出风势之猛,飞写出风吹茅草的速度之快,洒写出茅草散落之广。这里充分显示课文用词之精巧,如改用其它词语就索然无味了。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也能对照比较。如判断句式,现代汉语是是等于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也者,也的句式来表达。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温故知新
虚词也好,实词也好,句式也好,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作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我讲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联系到《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后面讲到《庖丁解牛》中的怵然,又联系到《鸿门宴》中的默然、《石钟山记》中的森然、《促织》中的猝然等。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又如,我讲到《劝学篇》,如改用其它词语就索然无味了。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也能对照比较。如判断句式,现代汉语是是等于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也者,也的句式来表达。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温故知新
虚词也好,实词也好,句式也好,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作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我讲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联系到《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后面讲到《庖丁解牛》中的怵然,又联系到《鸿门宴》中的默然、《石钟山记》中的森然、《促织》中的猝然等。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又如,我讲到《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时,让学生温习了《曹刿论战》中的可以一战、《捕蛇者说》中的可以已大风,从而使学生明确可以是两个词,其中的可相当于能愿动词能够,以相当于介词把、拿、用、凭等,和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截然不同。再如讲到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中的殷时,联系到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中的殷;讲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殷时,又联系到血流殷地(《观巴黎油画记》)中的殷。这样,不仅掌握了殷的三个义项(盛大、众多、富足;黑红色;震动),而且掌握了殷的三种词性,三种读音(形容词,读Yīn;名词,读Yān;动词,读Yǐn)。学习文言文句式,也可采取这种方法。总之,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感性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实在,因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有兴趣。
三、突出重点
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源源本本一大套,这是文言文教学一大忌,因为这种单位时间内(45分钟)多中心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得益甚少。实践告诉我: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也就是说,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大胆讲,要言不繁,讲深讲透,使学生一课有一得,课课有所得,得得相关联;同时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此,我抓了以下四点:
一抓关键词语
如《石钟山记》中至莫夜月明如乐作焉段,共169个字,我只讲了森然绝且则吞吐向焉这7个词语,共9个字,其余让同学解释,并翻译全段。如果遇到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更应该给学生点明,因学生在这些地方最容易犯以今推古、望文生义的错误,如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已改变原方位名词的词性用如动词,可译为走上前,进是献上的意思,因此前进已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前进之意。这样一点拨,学生就不仅了解词类活用,而且了解古今异义。至于《劝学》中的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而不是劝告规劝;临表涕零(《出师表》)中的涕是眼泪的意思,而不是鼻涕,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二抓基本含义
如走在文言文里作动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译作跑逃跑走向赶走等,但基本含义是跑。又如徙,在文言文里作动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译作迁移调职调动变迁变化等,但基本含义是迁移。再如兵有下列义项:1.兵器、武器;2.士兵、XX;3.战争、军事;4.用兵策略、武装力量;5.以武器杀人。但是,它的基本含义是兵器、武器。事实上,一个词往往有若干义项,我们如果记住词的基本意义,并掌握词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就能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课文内容确定词的引申意义。
三抓特殊用法
如语气助词者放在单纯的判断句主语之后,表示语气停顿,与句尾的语气助词也相呼应,这是语气助词者最普通最典型的用法,但在因果复句中,语气助词者除
本文共计426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
本文2024-01-31 22:40:55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33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