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长青树”余光中

栏目:作文范文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1-31浏览:6

“文学长青树”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

  2010年1月11日,应温州龙湾区文联之邀,82岁高龄的台湾诗翁余光中偕夫人及幼女同游温州雁荡山。他观瀑布、乘竹筏,又登温州市区的谢灵运遗址――池上楼,评条屏、品美食,诗翁面对众人,引吭高诵:“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使我们想起他八十寿庆的盛况――

  “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余光中,潇洒遨游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创作生涯超过一甲子,被誉为“文坛传奇”“文学长青树”,享有“大师”“巨擘”的崇高声誉,是全球华文文学界耀眼的巨星之一。

  2008年,余光中八十大寿。10月2日下午,台湾艺文界百余位作家、文友齐聚台北为余光中祝寿。鲜花彩带缤纷,欢歌笑语荡漾。会场正中,醒目的大红字:“庆寿有余光耀九州――艺文界诗歌雅集 庆余光中八秩嵩寿”。会场显要处,摆放着57本余光中不同时期的著作。

  台湾文艺界重量级人士蔡文甫、彭镜禧、张宝琴等莅临。连平时极少露面、90高龄的孙如陵、钟鼎文、姚宜瑛也亲临现场,更增添喜庆气氛。

  身形矫健、满头银发的老寿星偕夫人到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

  主持人、著名作家杨照致开场白:“不管社会怎么变动,余先生的诗一直入选在课本里、摆在书店里、存在年轻人的心里……”“哗!”全场响起赞同的热烈掌声!

  老诗人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三本新作:诗集《藕神》、评论集《举杯向天笑》和翻译集《不要紧的女人》。

  余光中说写到80岁应有毕业报告,这三本书就是他的报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余光中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余光中新作,众人不禁惊叹:“真不敢相信余先生已80岁了!”

  九歌出版社的贺礼除了余光中的三本新作外,还出版了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跨世纪散文》、苏其康主编的《诗歌天保》。寿庆发起人、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先生盛赞余光中“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他特别提到两件事:在余先生70岁至80岁的10年间,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了9本书;梁实秋过世后,增添喜庆气氛。

  身形矫健、满头银发的老寿星偕夫人到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

  主持人、著名作家杨照致开场白:“不管社会怎么变动,余先生的诗一直入选在课本里、摆在书店里、存在年轻人的心里……”“哗!”全场响起赞同的热烈掌声!

  老诗人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三本新作:诗集《藕神》、评论集《举杯向天笑》和翻译集《不要紧的女人》。

  余光中说写到80岁应有毕业报告,这三本书就是他的报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余光中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余光中新作,众人不禁惊叹:“真不敢相信余先生已80岁了!”

  九歌出版社的贺礼除了余光中的三本新作外,还出版了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跨世纪散文》、苏其康主编的《诗歌天保》。寿庆发起人、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先生盛赞余光中“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他特别提到两件事:在余先生70岁至80岁的10年间,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了9本书;梁实秋过世后,余先生与“九歌”合作,举办“梁实秋文学奖”至今21年。

  九歌出版社新出版的《余光中诵诗》CD别具特色。其中有余光中用中文朗诵《民歌》等7首新诗;用美国腔、英国腔朗诵英文诗;古韵吟诵苏东坡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词。或舒缓、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语言不同,风格迥异,佳句一出先生之口,听者不禁惊叹老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更见识到那颗活泼跳动的诗心!

  早年私淑余光中的陈芳明教授感言:“18岁时读余光中的诗,受到感召而走上致力文学之路。……余光中的一生不只是他个人的生命历史,也是台湾文学的历史。……”

  写过60余篇余光中研究论文的“余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梁有感而发:“‘光中’就是光彩夺目的中文。余光中的诗文情彩兼备,笔下总是奇比妙喻如龙飞凤翔……在诗歌、散文成就之外,还在评论、翻译、编辑方面卓有贡献……余光中用金色笔写散文、紫色笔写诗、红色笔编辑、蓝色笔翻译、黑色笔评论,用璀璨的五彩笔耕耘数十年,造就余光中的‘文心雕龙’……”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欢快乐曲中,余光中兴奋地一口气吹熄三层高生日大蛋糕上的蜡烛,高兴地与夫人一起切蛋糕。掌声热烈响起,诗人激动不已:“有这么多朋友陪我过生日,比得诺贝尔奖还高兴!”这是呼应余光中文学成就海内外共赏,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怀乡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思念是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向心力,它的文化就难以持久。”“中华文化一直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孜孜不倦地追求其至善至美……”“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不管文学的功能多么弱小,一个作家即使是在物欲的背景下都应该勇敢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讴歌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这就是作家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余光中的生日感言让在场的每个人深思、感悟,“要想自己的作品不朽,先得让自己的民族接受”!

  余光中的诗衔接古典与现代,以音乐性著称。主办者特意安排著名歌手殷正洋献唱余光中新诗谱曲的民歌《回旋曲》《民歌手》《乡愁四韵》;学者高天恩、诗人颜艾琳、陈育虹、杨佳娴等朗诵余光中诗作。

  为庆祝余光中八十嵩寿,马先生特派人致赠一幅手书贺幛“高华霁月”及一瓶“玉山珍藏陈高”酒。

  著名书法家杜忠诰特以余先生《秋兴》诗撰写长幅,面赠余先生。

  两岸四地学术界、文艺界、出版界也共襄盛举,从年头到年尾,几乎热闹了一整年――

  春寒料峭,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余光中《乡愁》为题材的“乡愁”音乐会。

  阳春三月,香港大学、武汉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余光中与二


本文共计443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文学长青树”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  2010年1月11日,应温州龙湾区文...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