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公开课课堂实录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的行文之纲,何为沦落人,何为天涯。我们一起学习《琵琶行》可以知道。
师:我们中国的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叙事诗相对比较少见,物以稀为贵嘛,比如初中学过的一首关于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生:木兰诗。
师:对。这首南北朝时的民歌,骑马弯弓赴沙场。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出自草根的平民女英雄的美丽形象。琵琶,一种唐代飞天壁画中常见的乐器,一位无姓名的奇女子演奏了这样一曲穿越时空的琵琶曲,感动得伟大的诗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神曲一首啊。这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子ight="350"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quality="high" src="http://player.video.qiyi.com/7043a397bcd8bb9ef324283257fd74c5/0/0/w_19rt0wk26d.swf-albumId=5447720809-tvId=5447720809-isPurchase=0-cnId=27"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500">
师:我们中国的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叙事诗相对比较少见,物以稀为贵嘛,比如初中学过的一首关于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生:木兰诗。
师:对。这首南北朝时的民歌,骑马弯弓赴沙场。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出自草根的平民女英雄的美丽形象。琵琶,一种唐代飞天壁画中常见的乐器,一位无姓名的奇女子演奏了这样一曲穿越时空的琵琶曲,感动得伟大的诗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神曲一首啊。这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子呢?让我们的大诗人情不自禁的喊出憋在心中的声音,我们来喊一下这句诗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我们再大声的喊一遍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琵琶行》中其他的诗句可能会淡忘,但这一句的确是中国好诗词。能说一说你喊出这句诗的心情吗?
生:很舒服,很有同感。
师:你也是天涯沦落人。
生:很精辟,有很深的生活感伤。
师:好,什么叫沦落人。为何同是,什么是天涯。如何相逢?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思索。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既然是叙事诗,这首诗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目的是介绍诗前的小序)(学生自己回答)这节小序可以去掉吗?你从小序中看出了什么?
生:小序就是这首诗歌的内容简介,介绍了诗歌写作的原因。
师:什么原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生: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师:这里的感是
生:感动,有感触。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这文字写得很哀伤,为这首诗定下了凄美的感情基调。
师:凄美这个词用的很精到。看来小序不小,作用很大。我们再回到天涯沦落人。
谁是沦落人?
生:琵琶女。
生:白居易
师:应该有两个,否则怎么叫同是呢?我们先说两个沦落人琵琶女和白居易是如何相逢。自由朗读前三节,然后我们来讨论(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谈论)
师:相逢应该是缘分吧。琵琶女出场前,白居易在干什么?
生:送别客人。
师:当时作者的心态?
生:惨将别。
师:此刻,秋月茫茫,思绪茫茫。此时的月亮营造了沉郁的氛围,琵琶女出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她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生:一位弹琵琶技艺很高超的女子,琵琶艺术家。
师:艺术家,很高的评价。哪里看出来?
生:第一节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很迷人,有感染力。忽闻写出声音的神秘。
师:从侧面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好。
生:这是一位心理很矛盾,有自尊的琵琶女。她不是一下子就出来的,而是千唤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师:这是古代诗歌的出场的经典描绘。中国古代女子出场的特写镜头不是很多。像红楼梦中的凤姐是怎样出场的,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师:凤姐的开场白是
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师:好记性,假如老师把这句台词放在琵琶女身上,你认为恰当吗?(学生模仿)
生:不行,太粗野,太泼辣。不符合琵琶女的个性,
师:琵琶女是容易受伤的女人,好,我们把琵琶女的出场的动作模仿一遍,我们拿课本做道具琵琶。(学生上台模仿、学生
本文共计540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琵琶行公开课课堂实录
本文2024-01-31 23:30:21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39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