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孟浩然的诗风

栏目:作文范文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1-31浏览:3

分析孟浩然的诗风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淡”的诗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唐代诗人中,孟浩然也许不及李白、杜甫在文坛上享誉的地位,但在文学史上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名篇流传千古,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诗歌文学价值亦可圈可点,不论是五言、七言,律诗、绝句,都具有“清淡”的韵味,形成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就其“清淡”的诗风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

  孟浩然“清淡”诗风的形成与其人生的失意、落寞有很大的关系。孟浩然虽生活在盛唐时期,但一生郁郁不得志,绝大多数时间过着隐居的生活。四十岁时孟浩然曾进入长安求仕,但失意而归,在南方各地漫游了几年之后又重返故乡襄阳(今湖北襄阳)隐居。孟浩然始终处于退隐与进取的矛盾之中,他想积极入世,建立一番功业,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无情的打击,政治上十分失意,他深感自己怀才不遇,生活在“开元盛世”却始终是“一介布衣”。虽然盛唐的时代环境相对宽松,使个人才能有了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但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使在政治开明的盛唐,也有不少士人被埋没,王昌龄、高适等皆如此。孟浩然一生也没谋个一官半职,在干谒求仕中充分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求仕不得,政治上失意,让诗人万念俱灰。未能实现仕宦之梦,于是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解放超脱,山水田园成了他的小天地,也成为他诗歌的主要题材,他心中的抑郁情绪也慢慢消融在秀美的山水景物之中。孟浩然也因此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在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以描绘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孟浩然的“愁”不是忧国忧民,不是悲愤,而是淡淡的愁,是因景物而触动的思乡之情、羁旅之愁,是对自己仕宦未果的感慨。他的愁和李白不同,和杜甫有异。李白才高气傲,被唐玄宗赏识,曾戏弄位高权重的高力士为之脱靴,但因得罪权贵不能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终身只能舞文弄墨,徜徉于山水之间。李白的“愁”是巨大落差产生的“愁”,因而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大开大合,也有不少士人被埋没,王昌龄、高适等皆如此。孟浩然一生也没谋个一官半职,在干谒求仕中充分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求仕不得,政治上失意,让诗人万念俱灰。未能实现仕宦之梦,于是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解放超脱,山水田园成了他的小天地,也成为他诗歌的主要题材,他心中的抑郁情绪也慢慢消融在秀美的山水景物之中。孟浩然也因此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在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以描绘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孟浩然的“愁”不是忧国忧民,不是悲愤,而是淡淡的愁,是因景物而触动的思乡之情、羁旅之愁,是对自己仕宦未果的感慨。他的愁和李白不同,和杜甫有异。李白才高气傲,被唐玄宗赏识,曾戏弄位高权重的高力士为之脱靴,但因得罪权贵不能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终身只能舞文弄墨,徜徉于山水之间。李白的“愁”是巨大落差产生的“愁”,因而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大开大合,有“诗仙”的大气度。杜甫的“愁”是时代之悲,他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关注的是天下苍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愁”是悲愤,是痛彻心肺的。相形之下,孟浩然的失意是轻量级的,也不会伤心欲绝。因此,他在平淡娴静的田园之中,秀美的山水之间,得以化解心中的抑郁,变得淡泊旷达,不再忧戚于贫贱,不再汲汲于功名富贵,看破了世情,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泰然处之。儒家入世的理想既然不能实现,就寄情山水田园,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他的心胸变得开朗了,心情旷达了。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的诗才“清淡”,清新,雅致,幽静。

  二

  孟浩然的一生都在为仕途奔波,生活的困顿使他备尝艰辛。在孟浩然的诗里,有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寂,登临的诗兴,赏物的情趣,清晨的净爽,静夜的冥思,不论什么题材都表现得十分“清淡”,几乎没有昂扬向上的激情,更多的是平淡自然的情感流淌。他以一种淡泊的胸怀、娴静的心态、平和的情感、朴素的美学趣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创造出一种平淡的艺术风格,流露出一种平淡的情感。然而,平淡的诗歌却包含着深厚的内容,透过孟浩然诗歌淡淡的外表,我们体会到了其内在的深厚韵味。比如《过故人庄》,语言简简单单,叙述平平淡淡,但诗中洋溢着恬静的田家生活和朴素、淳厚的故人情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朋友间的相邀没有多余的客套,没有繁文缛节,农家的招待不讲虚礼和排场,平淡,朴实,自然,随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近处的村庄绿树环抱,远处的青山座座相连,近景幽美,远景开阔,让人心情愉快。“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窗外是打谷场和菜园,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家田园风光。好客的主人端来酒杯,一起畅谈农事,主客相谈甚欢,气氛恬淡、闲适、轻松,其中强烈的劳动生产气息和浓郁的农村田园风味让人们对美好自然的田园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之时还要故地重游,前来观赏菊花。一个普通的村庄,一顿鸡黍饭的简单招待,却被表现得如此富有诗意。整首诗清新淡雅,平易近人,这样的风格与田园、农家和谐一致,把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诚挚的农家融为一体,清淡的风格与所表现的内容高度统一,于平淡中蕴含着无穷的情致,在诗情画意中体现诗人坦荡热情的胸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再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种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移舟泊烟渚”,行船停靠在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日暮客愁新”,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


本文共计532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分析孟浩然的诗风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淡”的诗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唐代诗人中...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