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篇一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字词卡片、课件。
2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师相机点拨。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比较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整体诵读四个词。
5.出示,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师相机点拨。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比较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整体诵读四个词。
5.出示: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
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仔细观察,重点观察雨字头的书写特点。
3.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4.同桌互评,全班评。
把自己写的汉字给家长看,让他们评一评。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学生用“春”组词并说话。
3.读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四季,四季里最美的是春天,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识读生字“花”“游”“飞”,齐读生字“花”“游”“飞”,并组词。
5.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导学生看课本p2插图。
6.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7.引导说话:
(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
(2)红红的花儿在哪里?
(3)跳出水面的鱼儿在哪里?
(4)茂密的树林里有什么?
8. 对照说话要求,师生互相评价,教师作相应的鼓励。
9. 出示: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0. 指导读词,识读生字“入”,并组词。
11. 书写生字“花”“飞”“入”。
(1)“飞”和“风”对比指导,“入”和“人”对比指导。
(2)“飞”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笔于左上格中间稍低位置,“横折弯钩”写法和“风”一样。
12.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
本文共计547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2023年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四篇)
本文2024-02-01 00:46:52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48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