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篇一
点题。这点很重要,申论不是抒情诗歌也不是散文,对着一个文艺十足的申论标题,评卷老师是绝不会给出高分的。其次题目不要太长,点明中心就好;可以结合复合句式,最好能够使用概括等大气一点的语句,这个平时可以多看看专题网站上面的发言题目,那就是很好的例子。
2、结构
申论最重要的是结构,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升华”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
这部分较简单,多数考生也都能容易的完成,一般都是对给定材料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最后缩减提炼出的就是文章的问题。
2.分析问题
分析的作答角度,是一个偏主观的方向过程,是对一个问题判断的过程。而现在的社会又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判断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3.提出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提出方案,也要善于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要明确对策的出发点了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4.小结升华
这里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回到材料中有看是否有专家的发言讲话,有的话并使用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升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寻找。
3、评分标准
一切的分数都是有依有据,而这个依据就是评分标准,不过国家或者地方考试组织者是从不公布评分标准的,当然各路总有神仙高手,下图就是一个被流传出来的申论评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4、词眼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上面三个步骤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评卷老师有一个法宝,词眼。假如一段文字有8个词眼,阅卷人会在5秒的时间内扫视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2-2.5分。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篇二
1、又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判断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3.提出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提出方案,也要善于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要明确对策的出发点了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4.小结升华
这里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回到材料中有看是否有专家的发言讲话,有的话并使用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升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寻找。
3、评分标准
一切的分数都是有依有据,而这个依据就是评分标准,不过国家或者地方考试组织者是从不公布评分标准的,当然各路总有神仙高手,下图就是一个被流传出来的申论评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4、词眼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上面三个步骤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评卷老师有一个法宝,词眼。假如一段文字有8个词眼,阅卷人会在5秒的时间内扫视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2-2.5分。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篇二
1、题干给定,直接引用
第一种,题干直接给定了题目,此时直接引用题干中的标题即可。例:假设你是某文化报的记者,以“文化共享惠民生”为题目,写一篇短评。标题为“文化共享惠民生”。
第二种,题干给定一个主题,且主题的内容明确清楚,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标题。例:近期,某市准备发起一次宣传活动,倡议广大家长“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警惕少年儿童媒介依存症”。拟写一份倡议书的内容提纲。标题为“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警惕少年儿童媒介依存症”。
第三种,题干只说明文种,未具体说明主题,直接写文种即可。例: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标题为“导言”。
2、题干标题不明确,加工拟定
第一种,按照“发文机关 关于 事由 文种”的方式拟定标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文种。例:假设你是某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进社区向群众推广点子社保卡。草拟一份介绍电子社保卡的宣传稿。标题为“人社部门关于电子社保卡的宣传稿”。
第二种,围绕材料主题,自己拟定标题,一般多用于新闻稿件、短评、信件类。例:某晚报拟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围绕这篇报道,以“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为主题写一则短评,与该报道一同在晚报刊发。通过阅读材料发现主要讲述城市发展和运河保护,因此标题为“保护与开发并重城市与运河共兴”。
<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篇三
一、“题干”
忠于“题干”要求做到审题时要审清问数和特殊要求。从命题趋势来看,近几年归纳概括题目提问形式逐渐创新,有的时候会以两问的形式来考察考生,例如2021年副省第一题要求“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很多考生由于未注意到是两问只写出了“建议”,造成失分,所以一定要忠于“题干”,问几问答几问;其次,要看清特殊要求,归纳概括题目的特殊要求常常为“分条归纳”、“分类合理”,例如2020年副省第一题的要求中第一条便是“分条归纳概括”,这表明此题如果没有分条将会失去2-5分的分条分数,因此考生一定不能忽视要求中的特殊要求,它往往是考官给分的标准。
二、“材料”
申论作答原则告诉我们要以材料为王,这一原则在归纳概括题目中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归纳概括题90%的要点一定是来源于给定资料的,考生切不可对要点进行过分加工或
本文共计354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题例题(3篇)
本文2024-02-01 01:00:06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50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