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侠客行赏析
【题解】 轻财好施、见义勇为的古代豪侠,是深受人民称颂的正义形象。司马迁的《史记》立有《游侠列传》,歌颂游侠事迹。李白好剑任侠,倾慕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游侠精神。诗中着意刻画了“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形象,借以抒写自己不愿身老书阁,白首穷经,而要象战国侠士那样建立奇功,英名垂世,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理想襟抱。诗篇刻画的侠客形象及所表现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豪侠气概,正是诗人自我形象及其侠肝义胆、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气质的写照。
【全诗】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侠客头上的冠缨粗壮,腰间的宝刀霜雪般明亮。坐下的银鞍辉映着白马,如一道流星闪过,飞向远方。十步击杀一人,所向披靡,千里驰骋无阻挡。事了拂衣而去。姓名与身世深深潜藏。闲游路过信陵君处饮酒,解剑向膝前横放。主人举觞,殷勤向朱亥、侯赢劝饮,肉香酒美,盛情激荡。三杯之后慨然应允,一诺千金,连五岳都失去重量。饮至眼花耳热之后。意气飞空,化作云霓冲霄而上。窃符救赵挥金槌,夺帅退敌,邯郸震惊威风扬。二壮士千秋侠举建功业,声名显耀于魏国大梁。纵然一死犹觉侠骨芳香,并不惭愧世上英雄豪强。谁能象扬雄甘老于书阁之下,埋头著述《太玄经》直到鬓发苍苍!
【赏析】
游侠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阶层。《汉书·游侠列传》: “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横,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司马迁在《史记》 的《刺客列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侠客头上的冠缨粗壮,腰间的宝刀霜雪般明亮。坐下的银鞍辉映着白马,如一道流星闪过,飞向远方。十步击杀一人,所向披靡,千里驰骋无阻挡。事了拂衣而去。姓名与身世深深潜藏。闲游路过信陵君处饮酒,解剑向膝前横放。主人举觞,殷勤向朱亥、侯赢劝饮,肉香酒美,盛情激荡。三杯之后慨然应允,一诺千金,连五岳都失去重量。饮至眼花耳热之后。意气飞空,化作云霓冲霄而上。窃符救赵挥金槌,夺帅退敌,邯郸震惊威风扬。二壮士千秋侠举建功业,声名显耀于魏国大梁。纵然一死犹觉侠骨芳香,并不惭愧世上英雄豪强。谁能象扬雄甘老于书阁之下,埋头著述《太玄经》直到鬓发苍苍!
【赏析】
游侠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阶层。《汉书·游侠列传》: “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横,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司马迁在《史记》 的《刺客列传》 和《游侠列传》 中,就记载了先秦和汉朝刺客的事迹。并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 《游侠列传》)李白笔下的豪侠形象,多是不受封建秩序的束缚,敢于向封建权贵势力挑战,慷慨重义,直至牺牲自 己的生命。
这首 《侠客行》 是藉战国时魏国的侠士侯嬴和朱亥助信陵君救赵的故事,歌颂任侠精神的。全诗声调激扬,音韵铿锵,用流水行云般的文字,塑造出一幕幕舍生忘我、意气相倾、慷慨高歌、英姿飒爽的侠客形象。古称“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剌秦的荆轲,独行仗剑刺杀韩相侠累的聂政;汉代大侠朱家,义士鲁仲连,都曾经在燕赵一带有过侠行义举,故开篇用“赵客”称“侠客”。“缦胡”,武士缨带名。左思 《魏都赋》: “三属之甲,缦胡之缨”。又,缦胡同曼胡。《庄子 · 说剑》: “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成玄英疏:“曼胡之缨,谓顿项抹额也”。故这里实是说: 蓬头突鬓,上垂粗缨。状其形。“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来泛称利剑为吴钩。鲍照 《代结客少年行》:“??马金络头, 锦带佩吴钩”。“吴钩霜雪明”,状其武器之精。三四句看似写物,实则仍是写人。“银鞍”“白马”之间,用一“照”字,则两者交相生辉,益见其色泽的洁白。“飒沓”,在这里既有群飞貌,如鲍照 《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也有众盛貌,如鲍照《咏史》: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化用 《咏史》 句,既表现马的丰采,又写马行的迅疾,而实是写人的武艺高强。四句写其外貌,写其武器,写其马,写马的奔驰,全是为了表现人的英姿飒爽,气概不凡。
换四句写侠客的义行: 前二句直用 《庄子·说剑篇》: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每行十步,击杀一人,行千里而不停留。形容侠客的所向无敌,无可阻挡。后二句写其品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杀人完全为了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如聂政那样,应严仲子之请剌侠累,然后毁形自杀。其姊聂荣为扬弟之名,哭其尸于韩市。象朱家那样,任侠仗义,为被刘邦追击的季布解危。后季布尊贵,朱家终身不与布见。李白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云:“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他要歌颂的是那些作了义事而不愿以名闻世的侠客。
上面述侠客的英姿飒爽,武艺高强,尚属泛泛之论,是为了铺垫下面。接以战国时魏国有名的侠士侯赢和朱亥的故事,来赞任侠精神。“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用淡笔写魏公子无忌 (封信陵君)礼贤下士,不以富贵骄人,四方之士,争往归之,故致食客三千人。两句写彼此之间,脱略形迹,无所顾忌。于是引出侯嬴和朱亥的情事。《史记·魏公子列传》载: 侯嬴和朱亥都是有名的侠士。侯嬴年七十岁,家贫,是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 夷门的看守者。信陵君闻其贤,“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嬴)”。“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本文共计500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李白古诗侠客行赏析
本文2024-01-31 02:03:20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