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通用4篇)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篇1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昌乐小学 马剑
教材版本:河北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火柴等
演示材料:幻灯片——光源、从密林缝隙透过的光 ,光学演示箱,影纸片、小手电。
教学过程 :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时间
目的
1、游戏激趣
导入
1、 游戏:钻套子
2、 问:你在套子里看见什么了么?你有什么感觉?
3、 总结:对啊,黑色的套子里没有光,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没有了光明,我们会感到恐惧。
1、 钻进一个黑套子
2、 生回答
5分钟
1、 引起学习兴趣
2、 引入光源的概念
2、探讨光源、分类光源
1、 还好,世界到处都有光,不然我们生活在没有光的世界,将什么都看不到。能发光,带给我们光明的物体叫做光源(出示ppt),大家知道那些物体是光源么?
2、 师将学生的说的物体板书出来,请同学们看着这些物体,说说有什么发现?
3、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造光源,什么是天然光源,现在请同学们把23页的空填上
4、 引导镜子和月亮不是光源(反射光而不是发出光)(在学生列举光源时讨论,如果学生没有说,则放到第3环节老师提出讨论)
1、 生说哪些是光源
2、 看分成2类的光源,说:一种是天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3、 填23页上部的空
5分钟
1、 了解光源。
2、 通过总结归类分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 知道反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3、探讨光的传播
1、 导语: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板书课题)
2、 播放ppt看看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你能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么?
1、 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通过讨论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假设)
5分钟
1、 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
4、实验验证假设
1、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呢?分组实验
2、 帮助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23页的空
3、 教师演示实验:调整光学演示箱使进光孔为3个,在箱内充满烟雾,使灯光或阳光通过光栏射入箱内,可以看到三条直线光束。
1、分组实验:也可让学生看课本23、24页图示实验。
3、 填写24页上部的空
15分钟
1、 分组实验证明猜想。
3、 养成科学态度,证明结论。
5、总结
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光是。。。。。。
1、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填写23页下部的空
5分钟
1、总结,明确概念。
6、作业建议
1、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呢?请大家回去再认真观察。
2、 学完这课,你还想探究关于光的什么问题呢?(老师帮
本文共计953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本文2024-05-27 14:06:01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89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