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1浏览:2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通用14篇)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篇1

  以生活为本源 以情境为载体 以活动为手段 

  —— 

  一、 设计理念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对于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来说,思想品德都将是难以忽略的。但是,以往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为特征的品德教育片面强调品德的内容结构,忽视了品德的形式结构。对道德知识传授的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记诵与理解,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事实上,“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对于《我不耍赖皮》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二、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给自己、他人带来了方便,使人感到愉快,使生活更有秩序,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有影响。 

  2、行为与习惯 

  通过游戏、辨析和规则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不耍赖皮,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说、讨论、游戏等体验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感受规则的重要。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中需要规则,在具体生活中应该遵守规则。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一)、 以生活为本源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情感体验,从这些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通过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发现教材中出现的规则学生都已了解,而且对于新出台的交通法规、环保法规也有自己的感受,知道这一点之后,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捕捉学生情感体验中的火花。 

  当然,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行为。因为学生受年龄、阅历等限制,有时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很多美好愿望就此夭折,“听听激动,做做不动”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思品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教学中只有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认之深,情之真,才能意之坚,行之久。比如有学生认为大夏天过马路,等了八十多秒才等来一个绿灯,而这绿灯只有短短十几秒,虽然自己每次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感觉很麻烦。她的体会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老师及时捕捉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展开讨论“遵守规则到底麻不麻烦”,在思维的碰撞中更加明白了遵守规则的重要:虽然有时候比较麻烦,甚至有时候吃点小亏,但是对你,对我,对大家,对社会都有好处。这就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篇2

  《说说我们的学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各种活动,并能作简单的介绍。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学校的主要设施及用途。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从而喜欢学校,对学习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情境导入

  导入: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了整整两个年头,大家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的学校是花园,是乐园,是学园。如果有客人、新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你将如何来介绍我们可爱的学校呢?

  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学校

  1.学校活动

  向新老师介绍我们学校,除了上课之外还组织了哪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规定时间比赛哪组的课外活动最多,且能体现本校的特色;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说一说)

  教师进行归纳。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为什么?

  2.教学设施

  向新老师介绍一下,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开展活动,学校提供了哪些设施、场地和设备。学生分组分类讨论学校的场所和设备有哪些。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用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学校各项设施、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介绍。

  三、延伸拓展,深入了解其他不同的学校

  1.提出研究目标,分组讨论

  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现在让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去了解一下其他各种不同的学校。(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

  2.交流探讨

  不同地区的学校(运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

  (1)发达地区学校

  (2)贫困地区


本文共计3307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通用14篇)《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篇1  以生活为本源 以情境为载体 以活动...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