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1浏览:2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这节课我们和作者章武一起进一步走进天游峰,走进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初识老人

  认识一个人,首先从什么开始?(外貌)

  ▲“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辛勤劳动;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俭,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

  (2)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

  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相机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

  (1)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

  (2)抓住“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很健康。

  (4)指导朗读

  ▲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

  3、作者在那儿偶遇了这位老人?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眼中的天游峰?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就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高、险)

  (1)你想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天游峰的什么?(指导:百多级石梯,在阳光的照射下,象一根银丝,能看的清吗?模模糊糊,票飘悠悠)

  (2)如此高、险的天游峰,作者……好不得意。“好不得意”?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的扫上去,在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

  (2)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的提心吊胆,登山的累。

  (3)而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的扫上去,在一级一级扫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不怕辛劳,热爱工作)

  是啊,因为热爱工作……

  ▲既然是写扫路人,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语言来写天游峰的险,写游人登山的提心吊胆,登山的累?

  4、品读老人的豁达开朗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老人却说: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指导学生用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来读

  (2)你读出了老人怎样的胸怀?(引导: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豁达开朗

  (3)读出老人的豁达开朗。

  ▲    还能从文中的哪里看出老人的豁达开朗?

  一、“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抓住“我能舍得走吗?”这句话体会老人对天游峰的深情。指导朗读。

  (2)小结: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清爽的空气和与他作伴_自勺花鸟。在我们看来,老人的生活其实是很清苦的,但老人却以苦为乐,舍不得离开。这也是一种豁达、开朗。

  二、“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1)读出老人的自信和豁达开朗。

  (2) 30年后,老人百岁,这是作者对老人真心的祝福。在老人的心中虽然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这不正是一种自信、豁达开朗吗?

  (3)……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

  笑声——一笑而过,怎么会一直伴随作者回到驻地呢?(老人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                  

  三、读写迁移

  1、正因为老人有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投影)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天游峰的扫路人》正是达成此目标的宝贵教材。

  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现了我对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课文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的“高”与“险”表现出来,反衬扫路老人的特点。此外,还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扫路老人的性格。课文语言优雅朴素,富含哲理。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但我们农村学生对天游峰险峻的特点没有形象的了解,对扫路人的艰辛也没有切身体验。


本文共计4194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这节课我们和作...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

阅读排行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