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第一课时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1浏览:2

《春》第一课时

《春》第一课时(精选12篇)

《春》第一课时 篇1

  明月清风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景的方法。 2.体会课文描写春景的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理解作者热爱看天、赞美春天的感伍。抓歌春光,努力学 习,奋发向上。 4应掌握的词语: 

  (1)识记:迷藏 散在草丛里 巢 应和 笼着一层薄烟 蓑、笠 

  (2)理解:欣欣然 朗润 吹面不寒杨柳风 卖弄 应和 呼朋引伴 黄晕 烘托 舒活 

  (3)运用:酝酿繁花宛转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写景的层次;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和 第二部分的“春草图”,体会同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 : 一、了解本单元的内部结构,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五单元。这个单元引读部分的四篇现 代文都是散文,也可以看作记叙文。大家把课本打开,看目录的第4页:第五单元,先看引读部分。 大家研究一下四篇现代文的标题,想象一下课文的内容,说说 这四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是写季节的,写了春、秋、冬三季;都是描写景物的。 教师顺便交代;《春》是写的江南的春天,《春风》是写的北国的春 风;《诗六首》中也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句子。 大家再看一看,“引写”和“基础知识及运用”与“引读”之间有 什么联系? 

  明确:“引写”就是要运用“引读”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去观察景 物、描写景物;在描写时,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基础知识及 运用”安排了“修辞(一)”。 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79页,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教材支 配表“,看一看“引读”部分的教学要求,想一想,学习本单元的课文 要达到什么要求? 

  明确;体会散文中词语的生动性和准确性;找出散文中优美、 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它们好在何处。了解各篇课文 是抓住什么恃点写景的,又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二、导入  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 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 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 春天的美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里船。“杜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鸟、柳树)我们还学过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大家再一起来背一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 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又是通 过什么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春风)其中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 (绿)绝句只有四句,它往往只能从一两个角度,也就是选取一两种 景物来描绘春天。但是写文章往往就不止选取一两种景物了。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你以“春“为题作文.你将选 取哪些景物进行描写?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我们来看《春王这篇散文,看朱自清先生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 春天的。 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三、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听录音,体会感情,注意预习题四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2.学生对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提问,学生自己解答。 

  四、理清作者思路,分析课文结构。 

  讨论预习题二。 

  明确课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第1段)、给春(第2段至第7段)、顺春(第s段了第io段)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 和作x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大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 到来;待她降临人间后,则尽情地欣赏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最后 赞美春天,颂扬青天,深化题旨。文章结构体现了作犬的思路。 

  五、研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 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明确;表达附排春天心情的急切。 ②“近”和“盼“有什么关系? 明确:“近”准确地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 字。 

  (3) 指名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两个“着”、两个“了”的感情。 体会两个“着”、两个“了”的作用。 明确:给人以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两个“了”中又充满 了喜悦之情。 

  (4) 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有感情地齐背。 理清课文第二部分的写景层次。 

  (1) 再听第二部分的录音。 

  (2) 讨论: ①第2段和第3至7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2段是总写着景,宏观勾勒;第3段至第7段是 分写,微观描绘。 

  ②这一部分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明确: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 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3学习课文第2段。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轻声跟读。 

  (2) 讨论: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


本文共计3618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春》第一课时

《春》第一课时(精选12篇)《春》第一课时 篇1  明月清风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景的方法。 2.体会课文描...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课时# 春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