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24-06-03浏览:4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精选35篇)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篇1

  巍巍玉龙雪山高,脉脉金沙江水长。40多年来,在红土高原上,张桂梅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无私奉献精神谱写出教育脱贫的红梅赞歌。

  视学生为期盼,所以痴心执着。张桂梅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学生有出息,成为国家的未来;最鲜明的个性特点是坚定执着,一旦认定一件事,不管多少人反对都要做成,绝不妥协。为了留住学生,多年来,她走了11万公里的家访路,走进1000多名学生的家。车轮到不了的地方,她骑马翻山也要去,哪怕摔断肋骨、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还是坚持每年寒暑假都走。有一次家访,遇到一个辍学放羊的学生,张桂梅苦口婆心说服了女孩父母,把女孩带回了学校。为了给学生铸魂塑形,她提出刚强、勤敏、宽厚、慈惠、知礼、质朴的校训,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精心引导学生破茧成蝶、茁壮成长。

  师者桂梅,心之所向,百折不挠,不为投桃报李,惟愿百花齐放。她是学生的幸运,是女高的荣光。

  视事业为一切,所以朴实纯粹。她淡泊名利,把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200多件奖状、奖杯、荣誉证书,全部捐给华坪县档案馆,说“这些年,我只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力所能及地为山区女孩教育做了一点事情,我只是尽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应尽之责,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应该属于党和人民”。她固守清贫,对自己和亲友“抠门”,吃、穿、住、行、用节俭到了极致,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却把奖金、工资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共100多万元全部用在了学校和孩子们身上。20__年以来,她每年出差、家访那么多次,但没有报销过一笔差旅费。她看淡生死,多次向华坪县领导提出,“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礼就不办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能不能提前把丧葬费预支给我,我想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面对繁华和荣辱,她一心扑在事业上,私情与大爱,她分得很清,教师本分,她守得很牢。这份质朴和纯粹,是共产党人的真本色。

  视组织为依靠,所以忠诚感恩。张桂梅对党的忠诚是发自肺腑的,嵌入灵魂的。建校不到半年,女高老师流失超过一半,学校快办不下去了。最艰难的时候,张桂梅想到依靠党组织的力量,一下子来了底气。她把剩下的6名党员教师召集起来开会,说:“抗日战争时期,只要阵地上还有一个共产党员,阵地就不会丢。今天,我们这么多党员在,还能把这块教育阵地弄丢吗?”随后,老师们在教学楼墙上画了一面很大的党旗,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当念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大家都哭了,坚信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女高办好!人心齐了,女高又有希望了。

  在党言党,爱党护党。女高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如今的女高,已经成为一所设施齐全、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学校。一次家访中,学生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哭着说:“女子高中不收钱,让娃娃有书读,你是恩人,我们都感谢你。”她却说:“不要谢我,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女子高中是各级党委政府出资修建的,你的梦,是党和政府、是社会帮你圆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张桂梅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办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扎根边疆教育一线,当好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篇2

  20__年8月6日,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在防抗台风“卢碧”中,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时,不幸被洪水和淤积物卷走,因公殉职,年仅44岁。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作为孙丽美同志的家乡人,我们在为她的殉职感到无比悲痛、无比惋惜的同时,都为闽东有这样的好干部好儿女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古县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为生,产业单一,人多地少。如何让古县村发展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20__年出任古县村党支部书记的孙丽美,推动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动村里党员和致富能人办起合作社、建起蔬菜冷库,解决蔬菜销售难、储藏难问题;联系霞浦牙城及福州长乐、连江等地,租用闲置农田6000多亩发展“飞地经济”,介绍100多位村民前去务工,人均月收入达六七千元。

  现年73岁的村民杨兆科说,节水灌溉工程解决了水量不够、干旱天无水可用等情况,方便很多,收成也上去了。

  杨兆科肢体残疾,大儿子有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儿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是双残家庭。为此,孙丽美为杨兆科大儿子办理残疾证、申请五保户,保证日常生活和医疗用药开支;为小儿子安排护林员公益岗位;为杨兆科申请房屋修缮资金、残疾人创业资金、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共计43000元。

  “在阿美书记的引导帮助下,我种植了2亩水稻、蔬菜、花生和玉米,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杨兆科说。

  在帮助村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孙丽美不忘解决村民销售难问题。20__年初,因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古县村实行严格交通管控。而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是花菜销售期,当时有3000吨花菜面临滞销风险,市场价值约1000多万元。

  村民孙朝安说,孙丽美书记通过对接县农业农村局获取车辆通行证,对接客商打通销售渠道,并安排贫困户的农产品优先销售,使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三年来,孙丽美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2.4万元;争取资金27万元新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完善党群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


本文共计4337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精选35篇)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 篇1  巍巍玉龙雪山高,脉脉金沙江水长。40多年来,在红土高原上,...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