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篇1
今年暑假的“双减”政策,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中国大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下怎样合理布置语文作业,为此我们教研组专门进行了线上教研,可以从哪些方面科学设计语文作业呢?
老师亲自试做,严控作业时间。教研中大家一致认为减负增效不是不布置作业,更不是随意布置时间范围内的作业,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的设计作业。有老师提议每次设计作业,老师轮流试做,推算时长,限时完成,提高效率。通过试做把有代表性的作业留给孩子,让孩子从少量的作业中学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作业清单上,标明完成作业时间,了解学生完成时长,让孩子真正的减负增效。
科学设计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预习作业主要为课前预习,建议在新课的前一天,对第二天所学内容进行有效预习,时间在15分钟之内。为此开学第一课,我们对学生进行线上语文学科具体要求,重点引导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及预习的步骤,提出了六步预习法:一标、二读、三思、四批、五圈、六画。六步预习法作业的科学设计,为孩子提供了预习的方向,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作业分层设计,学生自主选择。在提交作业时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同,提交作业时间先后差别两个小时。因此对作业布置提出弹性要求,避免机械抄写的作业,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选做题等。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符合本层面特点的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越级挑战、互相赶超。个性化的作业,体现了量力而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布置实践活动作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爱做的实践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改编课本剧,成语接龙,校园模仿秀、创编故事,设计海报等。曾经我们学习了课文《武松打虎》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改编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很喜欢积极参与,在这些活动中更深刻理解了内容和人物形象。
拓展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学生视野。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例如:学完梁晓声的《母亲》一文,可以借助课文写作背景,进而阅读梁晓声的整本书《母亲》和《父亲》,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篇2
秋季,这个新学期的到来,伴随着几项政策的“落地”,注定老师的“事”会越来越多,在校的总时长也会越来越长,调整好心态,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应对?
“双减”之下,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对作业质量的要求更高了。
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作业布置不能完全围着考试打转,要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一、好的作业单一定是有挑战性的。
如果一份作业单的设计,所有学生都会做,那么可以说这份学习单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好的作业应该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孩子借助支架,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因此,这份作业单并没有像一眼看上去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孩子们潜心会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可以去挑战的。
学生在整体解读、生字词归类教学、感知课文内容、聚焦人物特点的学习当中已经对“寓言”有了“散状”的认识,有了这一个“抓手”,学生就能通过它,立足单元整体,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梳理,从而有所收获。
二、好的作业单一定是符合学习特点的。
作业的设计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学习一定是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等特征的,是引导学生将“身体”置于认知实践的中心地位的,强调认知是通过身体体验及其活动方式形成。
所以,这份作业单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了10分钟,目的是让学生置身其中,潜心会文,合作交流足足安排了5分钟,也是想让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形成认识的碰撞,点燃探究的火花,形成合作的成果。学生在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感受,这种获得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三、好的作业单一定是开放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凭着自身经验预设学生能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这堂课上,学生呈现的“成果”,很多是笔者没有预设到的。比如故事都是“虚构”的,我就借此契机拓展学生已读的《克雷洛夫寓言》,引导所有学生证明这个观点;再比如中国古代的寓言的题目是以“成语”的形式出现的,课堂上趁机拓展了本单元“日积月累”中的9个中国古代寓言,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点规律的巩固。
所以,好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这样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是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篇3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语文教学听评课研讨活动,聆听不同年级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
本文共计407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本文2024-06-03 21:17:38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2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