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作文批改技巧探析介绍说明
小学高段作文批改技巧探析介绍说明
小学高段作文批改技巧探析
一、回应式批改,激起习作兴趣
作文本身是学生的一种倾诉,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任何一种倾诉都有一种需求回应的欲望,小学作文批改论文。孩子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完成作文,都是他面对某个对象的一种感情流淌。如果长期得不到回应,自然其热情就会逐渐地冷却,更何况有的孩子本来热情就不高。所以一次次精心的回应式批改,不仅仅能保护和延伸习作激情和热情,而且能使学生的这份热情在师生心灵之间来回的碰撞中得到升温,乃至迸发,最终使作文放射出无限的魅力来。那么怎样的评语能使孩子乐于“回眸”,而又无法抗拒作文的“魅力”呢?
1、忧生之忧,乐生之乐
也许孩子们的作文并不值得你如欣赏美文般去逐一品味,但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中,肯定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老师就是要从心理上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里,也就是让“创作者”与“读者”形成共鸣。如一位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爸爸妈妈整天的吵架,我每次都很难受,可我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完全能感受到孩子的无奈。所以首先你先得认同他的这份情感,进入小作者的文字氛围中和他对话,他就会觉得你的评价也是真诚的。我这样写道:“这的确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我读出了你在字里行间的忧愁。老师给你一个小建议,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悄悄地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这样的评价使小作者感受到自己倾诉后的回应,感受到作文带来的欢乐。
2、惜墨如金,妙语连珠
常常听到有些教师赞叹某某教师批改作文认真的话:“你看看这个老师改的作文,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给予了纠正。”可不知道孩子拿到这“鲜血淋淋”的作品时,还有没有看的兴趣?因为这作文里面已经没有了孩子原文的影子。这样的批改又有什么效果?劳而无获啊!什么叫教师的点评?“点”:点到为止,点石成金!点者,点其未足之处,点点而已,不可泛滥,更不可喧宾夺主。如“?”、“!”、“好”、“妙”、“哇”等等,一个符号,一个词,一个标点,只要能传达你的意思就行,而且留给学生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不必将自己的思维填充给孩子,让他们在习作中处处感到不自由,甚至没有转向的余地。这一点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是相通的。至于“评”的任务:品其味,道其妙!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老师的评,正是在共鸣的基础上,以清醒的教者角色将其随意中形成的优点提炼出来,告诉孩子,以便于今后发扬光大。如我在一个孩子的习作《草莓》后的评语中写道:“好可爱的草莓,真想分享一下你的美味!因为你笔下的草莓的“色”引人、“味”诱人!还把喜爱草莓、爱吃草莓的心理、神态、动作都写出来了,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批改论文》。我都在咽口水了。”
3、平行语言,姿态万千
共鸣需要心理的平行,而要想让你的评语具有吸引力,让他们感受到作文的魅力,你还必须让你的点评语言与孩子有一定的平行性,即你的小学高段作文批改技巧探析介绍说明
本文2024-06-04 04:39:44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3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