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栏目:作文范文发布:2024-06-04浏览:4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一: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花灯节间赏花灯,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而在我的家乡湖南,亦是有着春节闹龙灯的习俗。

  宽大而结实的龙头上有着巨大的龙眼,金黄的鳞片蔓延至全身,十几个彪形壮汉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脚下嗖嗖生风,好不威风。儿时的我见此,挥舞着瘦弱的双手总想去耍几下过过瘾。舅舅却笑着打趣满脸期待的我说,龙灯又长又重,举竿来回奔走,你这瘦小姑娘家怎能撑得住!

  我便索性不理他,专心致志看龙灯。中华民族将“龙”作为民族神圣的标记和符号,并一口咬定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农民对龙更是有一种隐晦的特殊感情,便以舞龙灯来诚心祈祷掌管雨水的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季丰收。

  龙灯中有黄龙、赤龙、青龙,用稻草扎的是草龙、竹子扎的是篾龙、布缝的是布龙,还有用长木板凳接起来的板凳龙。龙的身长不等,平年12节,闰年13节,每节节距约为五尺。

  大人在一旁拉家常,我坐在高高的红塑料凳上,甩着自由垂下的双腿,磕着瓜子吃着柑橘,兴致勃勃的紧盯大龙灯,看到精彩的地方还要跳下椅子跟着鼓点比划一番,口里呼呼地出着气,大冬天的跟着舞龙大汉一起擦着汗。

  龙的前端有一人持竿顶一巨球引导,巨球四处乱跳,龙头却要去扑球,引得龙身游走飞动。龙头起起落落,在舞龙者有力的口号声中,在他们碎步跑着的脚上,一会儿龙头高耸得像要冲出云霄,一会儿却紧贴地面蜿蜒前行,龙身上下起伏盘旋,使人陶醉其中,挪不开眼。

  我想参加舞龙的另一个原因就在这了,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叫“龙换酒”。

  两千多年的龙灯史,演绎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积累的丰富耍龙灯技巧,可现在却很少能见着了,上次见还是在三年前,手工做的龙灯就更不用说,商店里都有得买,而且更精致美观,又有谁愿意自己做呢?

  现在不知有多少传统被人们遗忘,逐渐灰飞烟灭,而我们能做的,却也只是无奈地看着它们消散,做做垂死挣扎罢了。

  【篇二: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时候的清明,似乎除了杜牧的这首《清明》、春祭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偶尔看见有些家门户前插柳,天空中飞着几只纸鸢,至于寓意何在,已不记得了。

  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家乡对祭祖这方面还是很重视的,即使年龄小也仍然要去。我家的祖庙在山上,山虽不算高,但往下看,在升起白蒙蒙的薄雾中隐隐约约的能看见翠绿的树蔓。爬一段坑坑洼洼的山路,淌过一条潺潺小溪,不远处有一座庙——朝廷庙:庙是六角型的,灰尘、蛛网甚多,不知它究竟经历了多少春秋,这便是家乡的祖庙。扫墓祭祖主要是感恩怀念先祖的恩泽,在坟林除杂草灌木、坟背培土、整理坟地散落碑石、植四季青的树木等等,以展现后代人丁兴旺。事毕燃个鞭炮、先站着三鞠躬、再跪着拜三拜、最后许下自己的愿望,祈祷先祖保佑后人健康平安、发财致富、人丁兴旺!

  看见村庄池塘边上的杨柳,油然而吟“二月春风似剪刀”。随手折条柳枝,便插在自己的头上、家的大门上,这就是插柳,兴许与端午门前插艾叶是一样的意义——求个吉利。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于是人们在野外踏青时,随手折柳、戴柳、插柳——宋元以后就用这样的方式辟邪。在屋檐下插柳,不仅纪念了神农氏,还当了一个“天气预报员”。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之前总听长辈们说:“柳树留树。”原来柳树还代表了对晋代介子推的留念之情。那时,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清明时节,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曾提及“清明放断鹞”。古时候,孩子们喜欢放纸鸢,这是一种游戏活动,还是一种巫术行为。春风吹拂,纸鸢飞得高高,大人帮孩子一剪,纸鸢飞走的同时,把一切的不愉快,身上的疾病、秽气都带走了。现在,又在哪儿能见到放风筝、剪风筝呢?顶多在春天、秋天风大的时候,放风筝得个乐趣,还有谁相信所谓“歪门邪道”的巫术——放断鹞呢?

  清明时节,是人们祭祖的日子,也是人们郊游的日子,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外国人嘲笑我们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不是不了解,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没有把那撒落一地的传统文化拾起。

  【篇三: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在中原地区,有着更唯美的中秋团圆方式,名曰:祭月。

  《礼记》载:“天子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指得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后来,仿照古代帝王的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兴起了中秋祭月之风。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月的身影在名家诗篇处处可见。

  儿时到了中秋节,照例和往年一样准备,大家伙都盼着祭月。我们这儿的祭月是月上树梢后开始的,晚饭后,一家人把平时搁置小圆桌搬到屋外。最好是那种大片麦田前的空地,月光不着余力地撒在乡间的泥士小道上,使劲一嗅,麦子的味儿里透着月的清冷。整片的霜

  似的月影铺满了户户人家的空地


本文共计644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一: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花灯节间赏花灯,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而在我的家乡湖南,亦是有着春节闹龙...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