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栏目:作文范文发布:2024-06-05浏览:2

2021年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21年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高考已经过去将近20天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欢迎大家查看!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每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整体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字三种形式的内容,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解读】

  解读一

  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如果说20xx年的试题指向是社会生活,关注法规与情感,谁最有风采;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要关注自身,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题目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二是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反思,是一道真正具有浓郁的语文味的题目。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

  三是指向反思总结。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平常很多人没有真正深入地反思过自己的语文学习,并且要比较学习的三种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而这样的题目是学生在考场上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无疑是会让考生终身难忘的。

  四是很好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特点,要求的任务明确,就是要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

  解读二

  考生要重点从语文素养怎么形成的角度思考和切入。这点看似容易,其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虽沉浸于“素养”之中,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却并不一定关注和思考过语文素养“怎么来”的问题。不过,题目体现出了很好的人文关怀,提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渠道——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共三个方面。“比较”三种途径,即是要求,其实更是提醒,最简明的办法是选择其一,直接立意和阐述。但题目中并没有“你赞同哪一种”之类的表述,所以,综合考虑不同途径也是可以的,而且更利于观点的综合性、辩证性,这也更能体现考生思维的全面和逻辑的严密。考生的实力水平在思维方面会极大“暴露”。这一点展开后所发散到的点和面有多种可能,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考生可深可广,可古今可中外,可现实可未来;还可以专攻某一领域,也可以在不同领域穿插综合。而语文能力相对弱的考生则可能陷入浮光掠影、点到即止,似乎什么都可以说,但又什么都说不清、讲不透。

  如果抓住题目前面的话,从语文素养的作用角度立意,则不是最好的选择了,甚至有偏离题目要求之嫌。不过,在讨论途径时涉及到其作用,则又另当别论,只是分清主次而已。

  整体而言,关于语文素养的题目,考生在题目的引导提示下,都能有话说,能够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要想写精彩,出亮点,得高分,也很不容易。这需要考生关注到学科内与学科外,关注到课堂内与课堂外;这需要考生既要有知识的积淀,还要有思维的深刻;这需要考生既能埋头学书本,又能抬眼看天下。总之,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多数考生能有话可说,让少数优生能说出精彩。

  解读三

  今年的作文题和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属于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而从和学生的关系来说,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他会感到有话可写。从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今年有一个全民阅读,从中央到地方都比较重视,而材料中提高语文素养其中有一条就是阅读,这是切合当今的社会大主题的。从题目阐述内容来看,它既涉及学生的个人价值,也是回答对整个社会对国家的执行力等内容,题目切合了个人、国家和社会,充满了正能量。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应该是不难,因为题目审题没有难度。只要把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分析方法掌握了,写作便不容易偏题。学生在写的时候,他可以写比较的结果,也可以写比较的过程。


本文共计403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2021年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21年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高考已经过去将近20天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欢迎大家查看!  【作...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