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案例评析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小池塘》案例评析

《小池塘》案例评析(精选17篇)

《小池塘》案例评析 篇1

  教者周明霞学科语文时间课题《小池塘》班级一(1)   教学流程    片段实录    一、以图激qing,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引读课题)再来美美地读一遍。

  2.复习词语。

  (1)读:吹来 一只 池塘边 水波 明亮 太阳 鲜红 倒映 姐姐 珍珠

  (2)指导写“姐”字。

  3.引背第一段。

  二、细读课文,入境悟情

  1.自学第二自然段

  (1)这只明亮的大眼睛多美呀!它能看到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2.引导学生感受白天的小池塘的美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瞧,白天,小池塘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往天上一看,看到了什么?

  (2)借助图画引导理解“倒映”。

  你们看,雪白的云儿和红红的太阳不仅在碧蓝碧蓝的天空,还在哪儿?

  是呀,小池塘就像一面大镜子,映出了他们美丽的身影,这就叫——(出示“倒映”,齐读)

  (3)学习第一、第二句:白云、太阳倒映在小池塘里,可有趣呢!(出示第一、第二句,指名读)

  (4)指导朗读,读出白云的可爱、有趣。(自由读,指名读)

  (5)激发想像,进行“  倒映在池塘里,像  ”的说话训练。

  白云、太阳可神奇了,它们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想象说话后再练习朗读)

  你们猜猜,还有谁也会倒映在小池塘里?像什么?

  (6)积累词语:大眼睛里映出白的云,红的花,绿的草,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夸夸它?

  (7)角色扮演: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师生、生生互动,体验在小池塘里的快乐,然后以自己是小池塘的居民来夸夸自己的家,感受小池塘的明亮、美丽。

  (8)课中操:表演唱改编的《春天在哪里》,进一步感受小池塘的美丽与明亮。

  3.引导学生感受夜晚的小池塘的美

  (1)看图说话:时间不早了,太阳公公挥手和我们说再见了,月亮姐姐披着美丽的黄纱巾,带着星星宝宝和我们见面了。热闹了一天的小池塘也渐渐地安静下来。这时,大眼睛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2)月亮姐姐、星星宝宝也把他们美丽的身影倒映在小池塘里,书上是怎么说的?

  (3)出示三、四句,指导朗读。读出小池塘的美。

  (4)想像说话:夜,渐渐深了,可爱的小动物们,看着笑眯眯的月亮姐姐、眨眼睛的星星宝宝,你们想干什么呢?

  (音乐渐起)夜越来越深了,越来越静了……小动物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小池塘、月亮姐姐、星星宝宝在说悄悄话呢!

  说说听到谁和谁说话了?把自己听到的轻轻地告诉同桌,再集体交流。

  (5)再指导朗读,读出夜晚小池塘的静、美。

  4.指导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朗读。(2)朗读汇报。 (3)指导背诵。

  5.学习第三段

  春风姐姐轻轻一吹,吹醒了可爱的小池塘,吹出了一个五彩的世界。

  出示最后一句。 指导朗读、背诵。

  6.儿歌拓展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美丽的春天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1)朗诵表演《春天是一本书》。

  (2)当个小诗人,小作家,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    评 议 意 见       《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展开想像,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小池塘以动感和生命。教学中,老师运用反复朗读、想象说话、角色体验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1.多样朗读,激发兴趣。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多的一种活动。新课标中提出,要让低年级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以学生的朗读贯穿始终,充分的朗读时间,开放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一开始,周老师以“明亮的大眼睛里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接着,图文结合,通过欣赏美丽的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阅读。根据学生观察、欣赏、想像的逐步深入,进行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白天,读出白云、太阳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有趣、可爱;夜晚来临时,不仅读出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的美丽,还要体现夜晚的宁静。最后,抓住“明亮、美丽、五彩”这几个关键词语感受小池塘的明丽,使学生的创造、表达、审美等多种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培养。课堂上,周老师还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愉悦。

  2.创设情境,诱发想像。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沃土。本课教学中,美丽的板画、形象的词卡、美妙的音乐等这些艺术资源的运用,加上学生对小池塘已有认识的经验资源,师生互动的情境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学生创设了鲜明、可感的情境,建立了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会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像的翅膀,通过感知、理解、想像、表达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因此而变得生动、多彩。

  3.角色表演,入境生情。角色担当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教学手段。孩子们通过角色表演,会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周老师首先让学生戴上头饰,当一回生活在池塘里的小居民,想像每天生活在小池塘这个清澈、美丽的家中,是多么快乐、幸福


本文共计3726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小池塘》案例评析

《小池塘》案例评析(精选17篇)《小池塘》案例评析 篇1  教者周明霞学科语文时间课题《小池塘》班级一(1) 教学流程 片段实录 ...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