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
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通用13篇)
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 篇1
课题 识字1 教时 2 主备人 刘芙华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端午、中秋节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 内容分析 1、解读文本:本课识字时要求学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并且要求学生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2、解读课标:这一单元是苏教版特有的“识字篇”,主要是让学生增加识字量,并且发挥连词成篇的功能。 3、预设教法:讲授法、启发式 ★ 学生实际 学生对于春节、端午、中秋节的感受是比较深刻的,但对于习俗这样专业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领。另外,低年级学生没有参加过“扫墓”活动,对于扫墓的理解不是很深,需要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了有关扫墓的知识,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让学生接受传统的革命历史文化熏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积累 1、收集有关清明、中秋的古诗2、齐背《清明》《古朗月行》 增加积累,热课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书写课题 齐读 谈话导入,点出主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自由说 自由读韵文 从看图中丰富学生的表象,唤起生活经验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看图说话 读词卡 让学生在看图、练说中提高对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的认识,明白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本文共计3195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二年级《识字1》集体备课
本文2024-06-05 11:36:08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