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教学古诗,我们多以读、画、想、诵的方式进行。可是学生除了能够流利的诵读外,在他们心里仍然难以融入古人的情怀,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也显得淡薄。

  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前,我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我禁不住想,何不从作者入手,让古人走进学生的面前,再引出古诗,是不是效果更好?于是,我查阅的许多资料,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故事,与作者认识、融合在一起。

  2、读《登鹳雀楼》、《凉州词》,读诗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二、与作者一起寻访名胜——鹳雀楼。

  1、有一天,王之涣与好朋友一起来到黄河边的一个叫鹳雀楼的地方,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他看见太阳靠着远处的山峦落下去了,滔滔的黄河水从西流向东,流入了茫茫的大海。他高兴的登上鹳雀楼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啊,黄河水真壮观啊!于是,他拿起笔来,飞快的写下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2、现在,我们就与作者一起来吟诵吧。(一起读,同时指导朗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背诵古诗了,同时我以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诗的意思,模模糊糊的认识更能促进学生无限的遐想,教师没有必要在古诗的意思上大费周折,而吟诵在古诗的教学中应该很重要。)

  三、讲“旗亭画壁”的故事——与作者走得更近些。

  1、王之涣的诗与名,不但后世万分景仰,即他在世时,便已声震海内。有一日天寒微雪,他与王昌龄、高适等名诗人交游,三人一起来到旗亭饮酒,正好有10多个人也来此会宴,当中有四个很会唱歌的美丽女子。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的诗都写得好,究竟谁最好呢,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都是普通的唱歌的人,你们看当中有个长得最美唱得最好的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我一辈子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等那人唱时,果然是王之涣的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可见当时王之涣的诗名有多闻名啊。

  四、与作者共唱《凉州词》。

  1、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玄宗听说王之涣很会写诗,也命人叫他写了一首《凉州词》。王之涣一想:我上次在黄河边游玩时,看见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有人用羌笛吹奏悲凉的乐曲,柔和的春分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的。      

  2、出示《凉州词》,指导朗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学习了王之涣的两首古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说话训练。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

  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四,写字教学

  1、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 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本文共计2701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精选12篇)我教《登鹳雀楼》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教学古诗,我们多以读、画、想、诵的方式进行...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登鹳雀楼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