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精选14篇)
《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2、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中心
1、【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虽然过去了许多年,这句歌词一直温暖在我的心头。文中也有句话,如同春风,给那个冰冷的黄昏带来了暖暖的春意。
【出示】“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指导读好这句话。(真诚地 热情地)
二、探究课文内容
探究中心句
1、 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 乔依是不是真的不需要钱?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
3、 乔依可不可以接收老妇人的钱?那他为什么没有接收?指导读好第6小节(愣。将“他”换“我”),理解“天经地义”。
4、 再读这句话。
5、 那乔依又是如何帮助老妇人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暖暖的爱意?请默读2-8小节,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探究2-8节,感受人物形象
1、 学生默读,交流,教师小结归纳。
2、 指导朗读:
① 提示: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读出当时人物的内心,读出恰当的语气。教师范读一小节,交流感受与方法。
② 学生自读,思考如何读好。
③ 写一写朗读建议;
④ 同桌交换看朗读建议,全班交流;
⑤ 指名读,评议;
⑥ 适当采用齐读。
3、从2-8小节,我感受到乔依是一个 的人,因为 。
板书:乔依 老妇人(以链条方式)
4、那么爱是什么?
【出示】
爱
是寒风冷雪里
那暖暖的微笑
爱
是孤独绝望中
那贴心的话语
爱
是一连串
麻利的动作
爱
是那一句
美好的心愿
探究9-11小节,写出心中的爱
1、 这美好的心愿指什么?再读
2、 板书:女店主。默读,在这里,爱是什么?
3、 学生思考,写作,交流。
探究12小节,理解重点语句。
1、 指名读,说说你从女店主的话里读懂了什么?
2、 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是不是这些钱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的是仅仅是这些钱吗?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作为题目?
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3、 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写作方法
1、同学们,这篇课文写得很好,能给我们写作文提供帮助。
2、探究妙处: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人物的?发给学生做记号的课文,让学生发现这些做记号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3、揭示:细节描写。就是能从一个人细微的动作、表情等看出这个人的品格、性格。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呢?举例: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样子。
5、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①同学上学迟到②同学上台演讲紧张
学生练笔。
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作业:续写。
2、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周围有没有爱之链?为什么?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不算教后记的教后记
一、个性!个性!
这篇课文的备课颇为痛苦。长期以来,我固定在自己个人的圈子里,对教材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常跟在教参后面亦步亦趋。也许几乎年年教六年级,教材面孔陈旧,缺乏新鲜感。再加上职业倦怠,很多时候我停止了对课堂的思考,于是课堂逐渐庸俗起来。人就在这一点点的懈怠中消磨自己的青春,一时处于极度的迷惘之中。
“对照教参,本人解读与教参的不同之处”这一环节我认为有重大的意义,但也颇费脑筋,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而如何获得,就要看各人的功底了。不然,一篇课文不管你怎么读,也是找不到亮点,难以发现。只能在文本这个茂盛幽深的“丛林”外徘徊罢了。
这次我还特地选了篇新课文——从没教过的《爱之链》。我被个题目所吸引。结果证明,我上当了。当然,应是自己水平不够。我反反复复地读,发现不了亮点。或者说我的理解与教参上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样的文本从内容
上我挖掘不了新意。我觉得人物的行动不能仅仅贴上某类道德品质的标签,而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味这种爱,不然成了思想品德课。而且这种爱,
本文共计4478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本文2024-06-05 11:42:03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