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 3份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4

《苏州园林》教案 3份

《苏州园林》教案 3份(精选16篇)

《苏州园林》教案 3份 篇1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  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3)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 

  (5)  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  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7)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  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  明确说明对象 

  (2)  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  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  明确说明顺序 

  (6)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  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本文共计5296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苏州园林》教案 3份

《苏州园林》教案 3份(精选16篇)《苏州园林》教案 3份 篇1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

阅读排行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