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意识的本质
5.1 意识的本质(通用15篇)
5.1 意识的本质 篇1
5.1 意识的本质
一、自主探究
1. 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35-37页。
【课标内容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基本观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 知识:识记意识的起源、本质;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使客观存在的反映;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能力: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学习重点】意识的本质
【学习难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意义
2. 填一填:
(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生物的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__。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的产物,____的产物。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____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______。
(3)意识是_______的反映。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和____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_______的结果。
(4)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的主观映像。
3. 想一想:
(1) 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2) 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和动物对外物刺激缠身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3) 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前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做过的一个试验:将黑猩猩爱吃的水果摆在湖中的小船上,水果周围燃有烛火,船的旁边有一个木排,上面有贮水缸。同时训练黑猩猩学会拧开水笼头,拿杯子盛水去灭火。当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后,它发现附近水面的木排上有带龙头的贮水缸,但水缸与它所在之处相隔一段较宽的水面。只见黑猩猩用自己身边的短竹杆接成长杆,将长杆从自己这头搭到木排上,然后从长杆爬过去,打开贮水缸的水龙头,盛了一杯水再返回原地用这杯水灭了火,并吃到了美味的水果。
问题:黑猩猩舍近求远取水灭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活动二: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时四肢走路,她们总是喜欢单独行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气使她们恢复人性,小女孩在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两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直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的三年中,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但死去时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问题:狼孩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活动三: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塑造了各种外星人的形象。在你心目中外星人到底什么样?你见过他们吗?他们是高大碧绿的怪物,还是毛茸茸的侏儒?他们淡泊宁静、热爱和平,还是嗜血残暴、杀人成性?他们是乘飞碟作星际旅行,还是利用意念进行超时空传送?这些千奇百怪的外星人形象来自哪里呢?是科幻作家、电影导演和艺术家的灵感吗?
你能够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吗?
2、释疑解难
※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其他物质的反映有什么不同?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通过它们与外物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
生物体反应的特点是,生物体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断
地进行新陈代谢(同化、异化),实现自我更新。
从人类的自然发生过程看,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应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意识并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却在自然界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前提。
3.巧建结构 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
起源看 意识是
本文共计6218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5.1 意识的本质
本文2024-06-05 12:37:29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