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精选2篇)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篇1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第一课时)
戴冠(贵州省教育科研所)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要求:
秦灭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称号,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2.思想教育要求:
通过对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和秦朝统一措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3.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讲述评价历史人物的简单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嬴政的业绩,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战国的历史,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时期是从何时开始的?
生:公元前475年。
师:由于长期的兼并战争,小诸侯国被大诸侯国吞并。到战国时期,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了。其中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挂出“战国形势”图)历史上称它们叫什么?
生:“战国七雄”。
师:同学们知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吗?
生:(教师边指地图,学生边回答)西边是秦国,齐国在东边,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
[提问战国开始的年代和“战国七雄”,是为了巩固前面学过的重要的基础知识。特别提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空间概念上为“秦灭六国”作铺垫。]
师:到公元前221年,西边的秦国逐渐灭掉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秦灭六国的条件是什么?秦国是怎样灭掉六国建立秦朝的?秦朝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
[由“七雄”转到“七雄”之间的关系,提出秦灭六国,承上启下,自然、流畅。]
二、讲授新课
第二章 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板书)
第一节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板书)
(一)秦灭六国(板书)
1.秦统一的条件(板书)
(1)客观条件——人民渴望统一(板书)
师:“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战争,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给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因此,人民渴望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战国七雄”中谁能承担“统一”的历史重任呢?
(2)主观条件——“战国七雄”秦国实力最强(板书)
师:为什么说“战国七雄”秦国实力最强?
生: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它是各诸侯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师:答得很好。因此,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国的肩上了。
[虽是“温故”却从新的角度——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入手,说明了秦灭六国历史的必然,是顺理成章的。]
2.秦怎样统一——秦灭六国(板书)
师: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溜:
秦灭六国计谋精,(板书)
远交近攻二步行,
打败削弱再灭亡,
十年统一顺民心。
[教学方法宜多样,四句顺口溜,概括秦灭六国的全过程。以简御繁,提要钩玄,易懂好记,学生乐于接受。]
师:(边指“战国形势图”,边讲解)战国晚期,秦国对于东边的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分二步:
第一步,打败、削弱六国。(板书)先打败靠它最近的韩、魏两国,夺得大片地方。又打败楚国,占领楚国都城郢。公元前260年,秦对力量较强的赵国发动了战争。赵王派名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按兵不动,坚守阵地三年。秦军不能取胜,就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贿赂赵国的大臣。还造谣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快要降秦了,秦军只怕赵括。赵括确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读了不少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加上主观和骄傲,不是一个好统帅。为了对付赵括,秦国派名将白起出战。白起正面佯装后退,暗里两翼包抄断后。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是计,居然冒险出击,陷入秦军包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降秦赵军40万人全被活埋。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歼灭战,“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源于此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其他诸侯国更不能抵挡秦国的进攻了。
师:秦国第二步怎么办?(让学生看44页最后一段后,齐读该段。)
第二步,秦灭六国。(板书)
师:秦王嬴政的时候,(注意“嬴”与输赢的“赢”的区别)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到221年10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秦朝,都城在咸阳,(边指“战国形势图”边讲,与前面所讲六国的地理位置相呼应)秦灭一个国家,就用纸将该国国名遮去,最后只剩秦国的国名,以示秦统一全国。秦灭六国的顺序,可用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秦灭六国,分为两步,层次分明;讲长平之战,语言生动;讲秦灭六国过程,利用地图并辅之以记忆方法,形象有趣,利于学生学到历史知识。]
师:从春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记住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年代)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终于结束,出现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局面。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什么?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板书)
生:秦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师:答得很好。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才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摆在秦王嬴政面前是更艰巨的巩固全国统一的任务。对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板书)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板书)
(1)皇帝称号的确立(板书)
师:原来“战国七雄”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自认为功高盖世,如果
本文共计1297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本文2024-06-05 12:48:4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