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2

《摇篮》教学设计

《摇篮》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摇篮》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1、 喜欢欣赏诗歌《摇篮》,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温馨、甜美的爱;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歌中事物的内在联系。3、 能按照诗歌中“是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 二、活动准备:相关图片及激发幼儿仿编的图片。三、活动过程:(一)、活动的引入:有一样东西,像妈妈的怀抱摇呀摇,宝宝睡个好觉觉。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它的名字就叫《摇篮》 。提问:摇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摇篮?(宝宝睡觉用的,要轻轻地)(二)、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①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② 诗歌里提到了哪些摇篮?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念一下(三)、教师分段朗读诗歌(根据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每段的理解之后有两至三遍的集体跟念。1、朗诵第一段。提问:① 蓝天是谁的摇篮?② 蓝天里的什么摇着摇篮?(蓝天上的白云,随风轻轻飘,就像摇篮一样,星宝宝飘呀飘就睡着了。)2、朗诵第二段。提问:① 大海是谁的摇篮?② 大海里的什么轻轻拍着摇篮?(大海的浪花,轻轻地拍,就像摇篮一样,鱼宝宝被浪花摇啊摇啊,就睡着了。)3、朗诵第三段。提问:① 花园是谁的摇篮?② 花园里的什么轻轻吹着摇篮?(花园里的风轻轻吹,就像摇篮一样,花宝宝摇啊摇就睡着了。)4、朗诵第四段。提问:① 妈妈的手是谁的摇篮?②妈妈同时还在做什么?(妈妈挽着手臂,小宝宝在歌声里摇啊摇,也睡着了。)(四)、学习念并熟悉诗歌《摇篮》1、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这首儿歌?(抒情的、有慢慢地、轻柔的,因为小宝宝要睡觉了。)2、现在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和老师一起念一遍儿歌。3、请男生、女生分别跟着老师一起念一遍,不念的小朋友也要仔细听,他们念得好不好,好再哪里?(请个别优秀的幼儿上台表演)4、现在老师的声音要稍微小一点,小朋友的声音要稍微大一些,也可以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5、请个别幼儿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演。      (五)、幼儿大胆进行仿编1、展示另外可以作为摇篮的图片(大树、草地)提问:① 大树(草地)是摇篮,那摇着谁呢?② 什么可以摇着摇篮?(仿编完可以有集体跟念的环节)2、 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好多的小动物,还有其他的东西。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可以作为摇篮的?他们都摇着什么?     (六)、活动延伸:你可以把你编的诗歌用图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

《摇篮》教学设计 篇2

  欣赏儿童诗歌《摇篮》(中班)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迁移阶段

  1、教师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诗歌里说: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那么,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天是摇篮,

  摇着月宝宝,

  白云轻轻飘,

  月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船宝宝,

  浪花轻轻翻,

  船宝宝睡着了。

<

本文共计3268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摇篮》教学设计

《摇篮》教学设计(精选15篇)《摇篮》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1、 喜欢欣赏诗歌《摇篮》,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温馨、甜美的爱;2、...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摇篮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