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精选2篇)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篇1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篇2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一、导入(回忆式)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
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表演)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提问:“同学们欣赏过很多次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认识作者:参照书P43
四、知识点讲解:协奏曲概念(播放光盘)
五、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播放光盘)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
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
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
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
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
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
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
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
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
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
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
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
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
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
本文共计434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本文2024-06-05 13:12:53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