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
过新年(精选15篇)
过新年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体验过年的快乐。
2.乐意用完整的话祝福别人。
活动准备:
1.创设“过新年”的环境氛围。
2.角色道具(爷爷的胡子、奶奶的眼镜、爸爸的领带、妈妈的围裙)
3.实物年糕、汤圆、饺子
4.油泥、彩纸、皱纹纸
5.倒计时钟,钟声,“过新年”动画碟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碟片,感受过年氛围(唤醒经验)
1.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讨论: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总结:他们有的在…有的在…,他们在过新年呢!
二、谈话:过年(交流经验)
1.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2.你会说什么好听的、祝福的话?想一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说。
①个别幼儿说。
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跟大家说祝福的话。
三、游戏:过新年(迁移经验)
1.提出游戏。过年真高兴,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过年的游戏吧!我们一起来做水饺、汤圆、年糕。
2.交代游戏要求。
*今天我们准备很多材料,你们自己想一想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等会我们五个小朋友一组,就是一家人了,你们自己商量谁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把你们的道具戴上,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谁。
*我们还可以把做好的东西送给朋友,跟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3.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指导。
4.游戏高潮。
*新年的钟声就要响了,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吧!
*幼儿互贺新年!
过新年 篇2
第课:15、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以及今昔变化,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态度。
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班级元旦游艺活动,融个人于集体之中,培养乐于参与、乐于合作、热爱集体生活的行为和习惯,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知识与技能: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利用做新年贺卡培养学生劳技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分享活动成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收集有关材料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信息。
【学情分析】
课文提供的各地过新年的照片,是一种示例。其目的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能自己动手去收集各种能反映各个地方过新年时场景和风俗的图片,特别是本地区的图片,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发现,多了解自己家乡有特点的事物,知晓家乡,热爱家乡。另一方面,对搜集资料有困难的学生,利用本课的图片也能较好地了解相关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新年新景观
1、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各自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2、小组作专题展示介绍。如:
(1)新年里的“吃”:吃年夜饭、吃汤圆、吃饺子、吃年糕……
(2)新年里的“玩”:舞龙、舞狮子、打腰鼓、放烟花爆竹……
(3)新年里的“文化活动”: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猜灯谜……
(4)新年里的“市场”:赶庙会、逛商场、办年货……
(5)新年里的“走访”:拜年、贺岁、守岁、压岁钱……
3、家乡新年故事多
收看本地新年期间的新闻故事的录像,交流学生收集的有关“过年”的信息资料,感知祖国和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活动(二)——新年老传说
1、学生根据课前向祖辈、父辈了解到的有关新年的老传说、旧故事,开展“新年老传说”一分钟演讲赛。
2、讨论:“老传说”让我知道了什么?
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新年的民风民俗及其来历和演变;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的“过年”,感知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和人文生活的变化。
活动(三)——“家乡的新年”图片展览
利用学生和老师共同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共同讨论和做出分工,在课后举办“家乡的新年”图片展览,使这一活动向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活动(四)——班级元旦游艺会
1、游艺会的组织工作:由班干部和任课教师共同策划,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
2、游艺会的环境布置:由学生分工负责。
3、由学生民主推选游艺会主持人和各游戏活动的工作人员,制定游戏活动要求。
4、师生同乐,开展如玩套圈、贴鼻子、猜谜语等游艺活动。游艺活动的各种节目都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和组织进行。
5、互赠“新年贺卡”。游艺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互赠“新年贺卡”,学生可以把自制的“新年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送上一句新年祝愿的“知心话”,也可以送给老师。老师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贺卡”赠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游艺会推向高潮。
6、同
本文共计2330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过新年
本文2024-06-05 13:35:13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6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