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精选3篇)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麦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其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几张长条形的蜡光质,每组三个做好的麦比乌斯圈。

  2、视频、录象

  活动过程:

  一、 集体探索圆圈,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回小小魔术师,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要是把它变成一个纸圈,怎么做?

  根据幼儿的回答演示:将纸条弯过来,两头要粘合,看!圆圆的圈做好了,外面全是什么颜色?里面呢?

  2、问:刚才你们都看见圈中间有一条线,要是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讲述)问:看变成了什么?比一比,两个圈是外面都是什么颜色,里面呢?

  3、小结:一个圆圆的圈沿着线剪一圈,就变成了两个圈。

  二、 探索麦比乌斯圈。

  (一)尝试制作麦比乌斯圈

  1、出示麦比乌斯圈观察,提问:它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你发现它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一样?

  3、看都看好了,你能作出一个和它一样的圈吗?比比谁先做成功。

  4、幼儿交流:你做成功了吗?

  5、小结:将纸条的一头翻了一个身再粘合起来就作成了一个绞着的圈。

  (二)二等分麦比乌斯圈

  1、猜想:要是这个圈沿中线剪一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2、提出操作要求:你们认为是这样,那我们也试一试,请你沿着中间的线剪一剪,会变成什么?将你的发现和好朋友说一说。

  3、幼儿操作,指导观察圈。

  交流,提问: 你的圈变得怎样了?

  4、小结:一个绞着的圈沿着中线剪一圈就能变出一个大圈。

  三、 探索三等分麦比乌斯圈。

  1、猜想:看这里还有一个圈,刚才我们的圈上只有一条线,现在的圈上呢?(两条线)要是沿着这两条线剪,剪出的图形会是怎样的?

  请幼儿猜测后教师记录。

  2、提出操作要求:桌上篮子中就有这样的圈,请你拿一个顺着线剪开,,这一次剪时要更小心了,这回又会变出什么?

  3、幼儿操作

  4、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你们变出了什么?

  5、记录幼儿的发现,小结:这个绞着的圈真神奇,让我们做了一回魔术师,画一条线剪开,会变出一个大圈,画两条线剪开,会变成2个串着的圈,一个大,一个小。

  4、拓展

  出示翻了一个身的圈,这么神奇的圈是谁发明的呢?出示录象:提问:这是什么?过山车,看它开过来了,一会儿在轨道的上面一会儿到下面,麦比乌斯圈还用在打印机中,让打印带两面都能打印。它真的很神奇。

  五、延伸:

  我们今天在麦比乌斯圈上画了一条线、两条线,变出了不同的现象,如果在圈上画三条线,四条线再剪一下会怎么样呢?我们再到活动区中再去变一变吧。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将长条形纸制作成麦比乌斯圈,并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发现,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三张长条形的蜡光纸,剪刀一把,固体胶,每组若干个麦比乌斯圈供幼儿观察。

  2.视频、过山车录像一段、图片立交桥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集体制作圆圈,发现圆圈等分后变成了两个一样的圈。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请你想想纸条怎样变成一个圈?猜猜从中间剪开它会变成什么?

  集体制作纸圈,再将纸圈沿中线剪开。

  二、探索麦比乌斯圈。

  1.观察麦比乌斯圈是怎样制作成的,猜测沿中线剪开会是怎样的。老师记录。

  2.幼儿尝试制作麦比乌斯圈。

  3.观察二等分麦比乌斯圈后的变化,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记录操作结果:一个象八字的大圈。

  4.猜测三等分麦比乌斯圈的结果,并尝试探索发现圈的变化,激发对麦比乌斯圈现象的兴趣。

  5.观察和交流探索结果并作记录。一个大圈连着一个小圈。

  三、拓展并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运用。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和城市立交桥的图片,感受麦比乌斯圈带给人类的方便和快乐。

  四、延伸:展示画有三条等分线和四条等分线的麦比乌斯圈,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发现等分不同次数后麦比乌斯圈变化,感受圈的神奇。

  活动反思:

  《神奇的圈》是中班主题《弯弯绕绕》中的一节生成的美术活动。缘于孩子们对弯弯绕绕物体的认识和感受。语言《什么东西弯又弯》、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等活动的开展为这个活动做了一个前期铺垫,所以基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生成了这个美术活动。

  如何开展这个活动呢?我把活动目标定位在:

  1、积极主动参加绘画活动,体验表现圆形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情绪。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自主创作图形的变化。

  3、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在圈圈上添画,使其变成不同的物体。

  大班的孩子对于想象画还接触的不多,主要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还有就是绘画技能的缺乏。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展开合理的想象呢?首先我把自己的语言风格定位在简洁、直接。其次在教师出示的范例上进行分析、考量,争取尽多的.吸引幼儿。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美术活动先出示一幅成品范例的模式,而是用16K的画纸粘贴成一本画册,每页画纸上按圈数的数量递增画好。开始出示时,幼儿看见的是白纸上只有一个圈,这个圈对于幼儿的概念来说只是一个单一的圆,幼儿的兴趣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直接给了他们一个经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圈,也可以叫圈圈。接下来,我给了幼儿一个变式,在幼儿闭眼数到三的时候一个圈圈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朵。于是在幼儿的惊奇和感叹中,又翻出了第二页。第二页上,还是一个圈,由于第一个圈圈的直观引导,所以幼儿的兴趣大增,一下子想出来好多可以变化的圈圈图案,如太阳、手镯、棒棒糖----有了这个想象的基础,在出示两个圈、三个圈、四个圈时幼儿的想象较快,幼儿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把这些圈圈融入自己认识的物体中。

  


本文共计605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精选3篇)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麦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其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大班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