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找空气》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大班科学《找空气》

大班科学《找空气》(精选8篇)

大班科学《找空气》 篇1

  活动目标:1、对空气的存在感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2、在玩的过程中观察现象,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3、了解空气的特点,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找空气。教学难点:如何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塑料袋、玻璃杯、塑料管、塑料瓶、打气筒、注射器、气球、海绵、透明鱼缸、蜡烛。活动过程:一、导入    感知空气的存在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二、寻找空气1、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个东西是什么?三、实验操作2、教师把一个空杯子压入水后提问:会发现什么?为什么?(杯子里没有水如果把杯子弄翻,压入水中看见泡泡冒出来)3、师:泡泡从哪里来?(从杯子里跑出来)4、师:杯子周末会有泡泡呢?原来这个杯子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一起说“空气,杯子里有空气”)点燃蜡烛,用杯子罩上蜡烛,蜡烛会熄灭5、教师用打气筒打气球师: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因为里面有空气)让幼儿感受打气筒了的空气,知道为什么打气筒能打气球,气球会鼓起来。6、教师用嘴吹气球,告诉幼儿先深深吸一口气,在吹,气球就会鼓起来。四、幼儿操作把幼儿分组,每个幼儿不同的物品,用老师给的物品找到空气。7、交换物品(和身边的小朋友交换物品)8、请幼儿回到座位教师提问总结。(每组找2,3名小朋友回答)五、身体里的空气师:小朋友们用手捏住鼻子,闭住嘴巴,暂不呼吸坚持一会,请幼儿说一说感受,如果不呼吸会怎样?小结(人离不开空气,动物和植物也离不开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环保教育,有的工厂排放出来的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那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那?)结束部分给幼儿发一个塑料袋师:我们的教室里有空气吗?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师:走廊里有空气吗?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走到户外,让幼儿感受空气师无处不在。

大班科学《找空气》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空气)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对了。)那么,你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气找出来吗?说说你的办法。

  (二)第一次尝试:找空气

  1、介绍材料自由找

  这里有许多东西(逐一介绍),它们能够帮助你们找到空气,去试一试吧,想到的办法越多越好。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找空气的,找到了没有?

  3、过渡:大家真会想办法动脑筋,陈老师也想给大家做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第二次尝试:纸团会不会湿

  1、教师演示将纸团塞进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让幼儿猜猜杯里的纸团会不会湿,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让幼儿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2、讨论:纸团为什么不会湿?(辅助问题: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3、小结:原来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4、再次示范,请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方法。

  5、幼儿操作。(操作前先说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张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个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失败的孩子上来演示一下,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

  (四)第三次尝试:空气搬家

  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位子。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尝试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实验。

  2、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取两只杯子,其中一只装满水,将空杯和装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办法让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儿尝试操作。

  4、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动脑,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了空气会占位子,也会流动。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课中再来探索。

大班科学《找空气》 篇3

  一、教材分析:

  《致空气》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在对空气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真情、理想、信念等的赞颂。诗歌的主题深刻含蓄,是让学生体验人生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三、教学理念:

  课程理念规定: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贯彻了这一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


本文共计1242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大班科学《找空气》

大班科学《找空气》(精选8篇)大班科学《找空气》 篇1  活动目标:1、对空气的存在感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2、在玩的过程中观察现象,...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