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云
会变的云(精选2篇)
会变的云 篇1
会变的云(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帮助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多变。
3、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云彩像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
2、收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棉花、兰色的纸、白颜料、画笔、幻灯、音乐
活动过程: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到了那里,如果你们多看、多想、多说,你们会变的更聪明、更厉害。
『设想:玩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到诱导语言中到好玩的云彩世界去玩,幼儿就兴奋了。』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图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
『设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的多种互动形式及教师个别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多交流的机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为什么云彩会变?是谁让云彩会变?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4、请幼儿做能干的风,玩“会变的云彩”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维。
【1】分组活动
(1) 幼儿用棉花制作不同的云彩
(2) 将想象的云彩画出来
(3) 将白色的颜料泼在兰色的纸上,用嘴吹,将想象的风儿把云彩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2】集体交流
『设想:准备多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能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大胆的创作、表现、进行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把活动推想高潮。幼儿的思维积极活跃,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会变的云 篇2
一、教案设计
学生分析:为了培养我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学习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初步理解、想象诗歌的意境。让幼儿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云的变化。因此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目标设计:
1.学念儿歌《会变的云》,认识云是会变化的。
2.尝试创编儿歌《会变的云》。
过程设计:
一.谈话
二. 学习儿歌《会变的云》
三. 创编
四、【资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延伸活动
有兴趣的幼儿可以通过课件【考考你】学习更多有关云的知识。
资源设计:多媒体图片,
评价设计: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纵观这堂课,环节清晰,而且每个环节牢牢抓住了一个“情”字,层次具有一定的递进。老师的小结性语言也比较精练,适时引导幼儿,提升幼儿的经验。细细品味这堂课,感觉学到很多。
二、课堂实录
一.谈话
1.欣赏课件【视频欣赏】。
2.教师:你们看到过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看看各种不同的云,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
二. 学习儿歌《会变的云》
1.教师播放课件【儿歌欣赏】,幼儿欣赏。
2.讨论:儿歌里的云都像什么东西呢?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再用多媒体课件分段演示一遍云的各种变化,学念儿歌。
三. 创编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云还可以像什么。
2.引导幼儿把集体创编的几句儿歌加进原来的儿歌里进行朗读,并加入一些模仿动作。
四、【资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延伸活动
有兴趣的幼儿可以通过课件【考考你】学习更多有关云的知识。
三、专家点评:语言课的重点是发展幼儿的语言,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可是在引导的"度"上把握的不好,有时候引导的不够,没有打开幼儿的思路;有时候又说的太多,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加注意。
四、自我反思:本次活动源于幼儿对天空中云彩的形状和变化感兴趣,我考虑到这首诗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分段欣赏部分设计了可以手动操作,分步骤进行的动画课件,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云彩的变化,有利于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仿编活动我采取了游戏的形式,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幼儿都能积极踊跃地参加
会变的云
本文2024-06-05 14:24:54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