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教案
《一棵树》教案(精选8篇)
《一棵树》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齐读课题。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一、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抓痒
鳄鱼陈醋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_______的感受,表现了_____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_________的温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
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
(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看拼音写词语。
xínɡzhuànɡhú1i
jìxùmìmì
qiǎokè1ì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学前准备
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
1、学生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听写词语。
形状狐狸丁零
巧克力香肠继续
抬头秘密
二、精读感悟。(用时:25分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
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
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
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
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
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5、仿写拟声词。
咕噜噜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哗啦__________________
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共计2446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一棵树》教案
本文2024-06-05 14:26:11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