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设计师
小设计师(精选16篇)
小设计师 篇1
一、教材分析
“画图”是四年级第二册教材第二部分“学做电脑小画家”学习内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画图”这个主题展开。“画图”工具的灵活运用以及颜色的填充和搭配是学习“画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点,本节就是在学习了“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学习,进行综合运用,是“画图”学习的课外延伸和拓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思维活跃,但易分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铅笔、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曲线、颜色填充、橡皮擦等简单的绘图工具的操作,并能运用这些绘图工具画出神奇的直线、可爱的小鸟等,对“画图”软件有很大的兴趣。
本节课是对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需要分析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课任务一:利用形,设计一条围巾,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任务二:以一封“求助信”引出设计一件式样新颖的体恤衫。在整个设计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画图工具的使用,颜色搭配的处理技能,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小竞赛活动,让孩子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成果。设计作品的评比过程不仅是作品的展示,同时也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的展示。通过作品交流、评价,师生、生生之间构成多向的交流,给学生自由驰骋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2)让课堂充分体现生活气息。无论是设计围巾,还是设计体恤衫,都为孩子的活动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让孩子既在需要中巩固电脑知识技能,更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积极发挥其创造潜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电脑知识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今天在学校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工具栏上各种工具的名称,掌握在画图中各种工具基本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利用不同的工具,绘制不同图形并合理搭配,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动手制作、欣赏、品味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内在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艺术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绘图工具的合理使用,颜色的选择。
难点:用各种图形组合,表达某种意义及巧妙的色彩搭配。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周围,我们经常会用到和看到方形的物体,你能说出来有哪些吗?
生答。
师: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答:母亲节
师:“母亲节”一个多么温馨的节日,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学习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用画图工具里的方形来为母亲设计一条围巾,写上你的祝福,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好吗?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方形设计围巾为问题的深化做铺垫。
(二)组织教学
1.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可以给予意见,但不能替学生做决定,鼓励学生学习、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于学生综合使用“画图”工具,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就学生遇到的难点,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讨论,碰到的问题有:利用“直线”工具画长方形或正方形,总有斜线,不美观,怎样画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所画图形不是闭合区域,涂色时颜色漏到了外面,便将整个画清除掉再重新画,耽误了时间。但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想像大胆、活跃,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围巾”上写了很多感人的话语,具有年龄特点。
2.教师讲授新知
将巡视中学生碰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瓶颈”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到的各种难题,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辅导,控制好学习进度,使学生的操作更灵活,作品更美。
(注意:在这类问题讲解时的时间问题,不能长时间地讲解同时也不能讲解过快,要掌握讲解的时间和度,因为有很多已经掌握的学生会不耐烦,最好采用让学生帮助学生的方法,对个别学生的的时间控制好,做到用最短的时间令学生掌握上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动手实践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体现了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练得自觉,学得主动,小组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品自评
本环节的设计是要同学们说出自己作品的优点、成功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突出“自评”。
设计意图: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级性,欣赏、肯定学生的每一个优点。
(三)问题的深入
1.提出问题
师:宣读“求助信”。
大致内容是:“有一家服装厂,积压大量体恤衫,请同学们帮助其设计新的式样,并提出两点要求:图案发挥想像,自由设计;式样大胆修改。”
同时,大屏幕出示“体恤衫”。
设计意图:“求助信”的出现掀起本节课的高潮,为学生的探索设计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树立“向困难挑战的决心”。
2.动手操作
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创作激情,在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技能后,此时操作已经变得得心应手,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想法,及时的表扬,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问题生活化,任务目标明确,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3.作品评价
此处的设计变成了“他评”,说一说别人作品的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应当怎样修改,学生和教师共同来评价学生的作品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 本文共计2938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小设计师
本文2024-06-05 14:35:44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