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学卡片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4

《雨说》教学卡片

《雨说》教学卡片(精选12篇)

《雨说》教学卡片 篇1

  ●卡片① 

  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歌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郑愁予语)

  ●卡片②

  北峰上

  郑愁予

  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

  谷间,虹搁着

  风吹动

  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

  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

  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邻舍”,而在这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透明和纯净。

  ●卡片③

  意象与意境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荚,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索引

  ①《台湾新诗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

  ②《新诗鉴赏三部曲》(《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4期)

  ③《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语文知识》2000年第10期)

《雨说》教学卡片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之一是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3、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教法】

  1、想象法:

  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以清新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勾画出了春雨的“爱的使者”的美好形象。“雨”到底在怎样对孩子们“说”?鼓励学生想象一下具体的情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春雨的可贵。

  2、联想法:

  吟咏春雨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学习这首诗,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由郑愁予笔下的春雨联想到其他文人、大师笔下的春雨,看看他们笔下的春雨有共同点吗?

  【学法】

  1、朗读法:

  《雨说》──诗充满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试用喜悦的、轻快的语调朗读这首诗,体会此诗清新的情味。

  2、激发灵感:

  在美好的春天里,春雨已经对你们──“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说了很多,那么你们会对春雨说些什么呢?可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三言两语写出来,互相交流。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圃(pǔ)锢(gù)喑哑(yīn)(yǎ)滞(zhì)嚷(réng)膏(gāo)蓑笠(suō)(lì)耸(sǒng)绕(rào)呼啦啦(huā)襁褓(qiǎng)(bǎo)

  2、解释下列词语: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停滞,不流通。

  暗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二、导入

  我们学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一诗,那是“黎明”要诗人向人们传达它的话。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当代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雨说》,和艾青的诗歌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以“雨”的身份向人们进行述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导入──可用描绘春雨的诗、词、曲导入。

  例如:提起春雨,我们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歌颂春天、吟咏春雨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描绘春雨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笔下,春雨是怎样的温柔亲切、活泼而富有灵气。

  2、作家作品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中国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


本文共计3098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雨说》教学卡片

《雨说》教学卡片(精选12篇)《雨说》教学卡片 篇1  ●卡片①   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