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创新 美好的回味—上《1~5的认识》有感
瞬间的创新 美好的回味—上《1~5的认识》有感(精选14篇)
瞬间的创新 美好的回味—上《1~5的认识》有感 篇1
下面,是我在上《1~5的认识》时,一学生创造火花绽放瞬间的片断,在此展示给各位同仁,望赐教。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主题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出数量分别是1、2、3、4、5的事物吗?
生(很快地):图上有1头大象、1个太阳;2只河马、2棵大树、2个树桩、2个书包、2个女生、2个男生;3只长颈鹿、3只山羊;4只小鸟、4个小朋友、4朵云;5个人、5朵小花等。
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一下子找出了这么多!请再仔细观察,看谁还能发现数量是5的事物?
生(互相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在茫然之时,梦妮欣喜地站起来向我报告:“老师,我还发现图上一共有5种动物。”
师(非常兴奋):这可是个伟大的发现呀,我们一起来跟着梦妮同学数数看,好不好?
众生:跟着梦妮一起数着。大象、河马、长颈鹿、山羊、小鸟。果真是5种动物啊!同学们高兴极了。一下子把赞赏的目光都投向了她。我激动地对她说:“你真是个数学小发明家,连老师没看出来的你都发现了。”整个课堂也在这里被推向了高潮。
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向同组其余三位老师汇报这一发现。她们奇怪地对我说:“你班上的学生咋这聪明呢?我们怎么就没有同学想到‘一共有5种动物’呢”?老师们不经意地回答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课后反思: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 其实学生的“再创造”并不像科学家那样是“真创造”,而是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明或创造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有老师经常抱怨学生没有创新,其实那是我们的错误。
难道真是我的学生更聪明吗?当然不是。应该说同龄的孩子在思考水准上都比较接近,就看老师在课中如何组织引导而已。这节课中,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所以在他们直观地看出了每种事物的数量后,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图中隐藏的“5种动物”这个数量进行了再次挖掘。个人认为,像文中这个孩子的想法在课中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她想到了其他同学都没能找到的答案。也许在大人眼里,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可是对于刚上小学的6岁孩子来说,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出数量是5的,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得到了我毫不吝啬的夸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给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落实“双基”,提高教学效率,一般老师课前都有思考。但如何把数学的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课中老师的有效引领了。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贵在方法的引导。只要我们老师能认真备好每节课,把每节课中本应出现的创新及生成预设到,也许每节课就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创新而抱怨和烦恼了。
细想这个“奇迹”的出现,回味老师们平时的抱怨,我体会到“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深刻意蕴。是啊,如果我们在课前能认真领悟一下教材的编排意图,如果我们能在课中有效地把握让学生探究的数学活动时间,如果我们能抛弃孩子还小不会创新、教的知识太简单不需要提前阅读教材这些老套的理念,我相信,无数瞬间的创新会陪着我们愉快地走过每一节数学课,并留给我们美好的回味。
瞬间的创新 美好的回味—上《1~5的认识》有感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1~5各数的写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王奶奶家看看吧。
(课件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彩图)
王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并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学生观察图画,数数,并动手摆圆片)
(1)与组内的小朋友交流。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
你是用几个圆片表示它的数量的?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看到的事物的数量是多少?
(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数量,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评价)
(3)小结。
同学们摆出的圆片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5。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师:你们能根据老师摆出圆片的'个数,从你们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操作情况)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谁找得正确,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感知数的顺序。
①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在哪个数字后面?
再摆1个是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顺序。
②整体感知1~5的顺序。
a.出示点子图,你们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动手自己摆。
b.摆好后教师提问。
师:5前面的一个数是几?
(生:5前面的一个数是4)
本文共计2079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瞬间的创新 美好的回味—上《1~5的认识》有感
本文2024-06-05 14:53:12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