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案分析记录表
教育个案分析记录表(精选2篇)
教育个案分析记录表 篇1
姓名
周军
年龄
7
性格
胆小
其他说明
他妈妈又生了小妹妹
幼儿的“问题”表现:
经常迟到
教育个案研究中的教育干预记录(以时间为序, 每周至少一次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时间
幼儿行为表现记录及分析
教师采取教育措施及效果
3.22-3.26
经常迟到,而且大多时候是九点半才到
由于家中多了小妹妹,爸爸妈妈忙不过来,耽误了时间
与他爸爸沟通,周军马上要上小学了,应该养成早起上学的习惯
但是效果不明显,周军还是经常迟到
3.29-4.2
一周之内没有一天不迟到,而且还带着早餐
与幼儿交流,鼓励加批评
略有成效,应经能赶上九点的集体教学活动
4.6-4.9
情况与上周相似
问起带早餐的问题,他爸爸无奈的说,周军早餐很挑,往往都要带他找好几家早餐店,才选到他喜欢的。
对幼儿进行教育,与他约定,没有迟到,没有带早餐的话能得到额外的红花。
情况有所好转
4.12-4.17
这周周军几乎没有迟到了,也没有带早餐了,有一天早上他特别早,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问他原因,原来是他想第一个到幼儿园撕倒计时牌。
对于周军的情况,我在全班前面表扬了他,希望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不要迟到了,他显得很高兴,爽快的答应了。
总结:
对于周军迟到的现象,我们从开学初就已经注意到了,我们也了解到,他爸爸的工作非常的忙,妈妈又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妹妹要照顾。但是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总是迟到课不行,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没有想到我的一节数学活动改变了这一情况。在《我要上小学了》主题中有一节活动课为《倒计时牌》,在上完这节活动课时我把牌挂在了教室,并告诉他们每天第一个进教室的小朋友负责来撕下一张,当时我并没有注意,结果却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教育个案分析记录表 篇2
姓名
潘颂宇
年龄
7
性格
内向
其他说明
没有在国内上过幼儿园
幼儿的“问题”表现:
不善于与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前面
教育个案研究中的教育干预记录(以时间为序, 每周至少一次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时间
幼儿行为表现记录及分析
教师采取教育措施及效果
2.25
表现:早上哭着进教室,不说话,不吃饭。
分析:由于该幼儿是新生,且刚从国外回来,不适应新环境。
措施:尽量多与他沟通,多鼓励他。
效果:虽然话还是不多,且对于老师的回答都是“好”等单词,不过午饭总算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吃完。
3.1
表现:早上过来还是不愿意进教室,吃饭不愿意坐到位子上,上课喜欢自由走动。
分析:他在国外上幼儿园时比较自由,还不适应这里的集体教学方式。
措施: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提醒他该怎么做,及时给予鼓励。
效果:虽然很多时候他还是不愿意坐到位子上,但吃饭总算会自己吃了。
3.8-3.10
表现:已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但不愿与幼儿交往,喜欢独处。
分析:由于他听不懂,也不会说本地话,而小朋友私下玩世喜欢用本地话交流。
措施:鼓励班级中外向的,交往能力较强的幼儿主动与他交流。
效果:与班中一位和他同样都在意大利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交上了朋友。
总结:
通过两个多星期的观察,我发现潘松宇小朋友的进步还是很大的。现在他对各项常规已经比较熟悉了,也能认真遵守了,与小朋友和老师的交流也多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主要培养他一下各个方面的能力,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1、握笔姿势,书写数字。
2、培养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的常规。
3、正确的语言表达,完整表述自己想说的话。
教育个案分析记录表
本文2024-06-05 15:06:37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