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实录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老王》教学实录

《老王》教学实录(精选17篇)

《老王》教学实录 篇1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准备上课发言。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这幅图中所画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师: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开始提问发言。请语文科代表做好发言记录。

  生1:文中“脑袋慢”、“没绕过来”、“慢了一步”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

  生2:引号是为了引用老王说的话。

  生3:引号是为了直接引用老王说的话,为下文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对引号的作用掌握的不错,回答的很好。给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各加1分。

  生4: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生5:第一个不幸是指的从小营养不良,第二个不幸指的是得了恶病。

  师:那么由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呢?

  生6:苦!

  师:头脑真是灵活,给两位同学各加2分。

  生7:为什么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车?

  师:给这位同学先加2分。是啊!为什么有三轮车不敢坐,而要去挤公共汽车呢?

  生8:因为老王的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9:因为当时是文革时期,社会动荡,所以作者不敢自己独自乘三轮车。

  师:能联系文章背景思考问题,说明预习工作做的不错,各加2分。

  生10:在老王去给作者送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数不完”?

  生11:因为作者当时被老王的样子吓到了,所以记不清数目了。

  生12:因为事情隔了很久,所以作者记不清了。

  生13:因为作者很惊讶,老王在这个时候还能亲自给她送鸡蛋。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不错,想的也很全面,做了认真的思考,各加2分。

  生14: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为什么写他不老实,这个老实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先给他加上3分。大家看看77页的第三段倒数第二句“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此处也有个“老实”,两者对比一下看看两个“老实”的含义如何?

  生15:第一个“老实”是指老王年轻时不规矩。第二个“老实”是指老王厚道。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要费些脑子,先给这位同学加上2分,课后我们可以再仔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具体的分析。

  生16: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加3分。结合课文来看,前一个不幸应是指什么?

  生(齐):从小营养不良

  师:很好,那么后一个不幸指什么呢?

  生(齐):害了恶病。

  师: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生17:我想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说明的是他从小生活环境不好,而害了恶病说明他的生活状况的不好,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给他加上2分。再给大家一天的时间思考,我们明天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8:老王吃鱼肝油后,到了晚上真的看得见吗?

  师:加1分,哪位同学能回答她的这个问题?

  生19:我想应该是看的见的,因为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而鱼肝油中含有这种成分。

  师:看来你不仅对文章有研究,对医学也有兴趣。给你加上2分。

  生20:前者是写十个或二十个,后者为什么还要写多得数不完?

  生21:因为日子长了作者记不清了。

  师:给她们各加1分,同学们可以思考看看能否从这个问题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22:我笑着说“有钱“,为什么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给他加上2分。我们可以从老王的性格方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生23:表现了老王的善良。

  师:反应很快,加3分。

  生2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鸡蛋,都给我吃?’”为什么“强笑”?

  生25:这样表达更为准确。

  生26;这样表达较为含蓄。

  生27:更突出作者看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给她送鸡蛋时的难过。

  生28:与前文“我害怕的糊涂了相照应”,表达了作者看到老王时的意外。

  师: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的争议很大,给每位同学各加3分。我们可以下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来解决。

  生29: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不幸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

  师:先给这位同学加上3分。在这句话中,作者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个幸运是与谁比较而说的?

  生(齐):老王

  师:其实不管是老王还是作者,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这句中说老王是不幸的人,作者是幸运的人,究竟有什么含义,由于时间关系,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做一个思考的作业。现在请我们的科代表总结一下发言情况。

  科代表:整节课共有20人发言,提问不解之处的9人次,共15分;回答评价的18人次,共36分;提问“精彩的”5人次,共13分;总分为82分。(其中有同学多次发言)

  师:今天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越来越多的精彩。下课!

  《老王》课堂实录(幅合思维课)

  师:上一节课上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上一节课我们最后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


本文共计7538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老王》教学实录

《老王》教学实录(精选17篇)《老王》教学实录 篇1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