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运动的地球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不断运动的地球

不断运动的地球(精选2篇)

不断运动的地球 篇1

  第四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区时计算原则:东正西负,东加西减

  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曲折。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昨天),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今天)。

  (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

  4.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5.五带的划分:(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 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1.历法的种类:①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②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③阴阳历: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和月相变化周期。

  2、我国的日历由公历和农历组成。公历(包括年月日星期)属于阳历,农历(包括年月日节气)属于阴阳历,农历中的月是属于阴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

  3.闰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是闰年。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xx年中有97年是闰年,有3xx年是平年)平年2月份28天,闰年2月份29天。

  4.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日)叫做一个节气,属于阳历,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的作用。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2.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3)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4)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距、等震线。

  (5)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6)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板快构造学说: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本文共计2217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不断运动的地球

不断运动的地球(精选2篇)不断运动的地球 篇1  第四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地球
分享:
上一篇:科学探究下一篇:地球仪和地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