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2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精选5篇)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篇1

  王宏兴

  马致远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 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 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5、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教学重难点: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可由秋天的诗词导入  (如刘禹锡的《秋词》等)。或由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导入  。

  (二)朗读这首词

  可通过自由读、默读、赛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进行

  (三)背诵这首词

  (四)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首词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这首词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搭配等)

  4.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5.品味文中的语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笔来补充内容,扩写《天净沙》,也可拿起画笔来画。

  2.比较阅读:引刘禹锡《秋词》其一,与《天净沙 秋思》进行比较。

  (六)作业 :

  写一段短文,描写《我心中的秋》。

  作者邮箱:

  [1]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篇2

  授课老师:都江堰私立玉垒中学 蒲小川  

  (该堂课在我校举行的中青年教师讲课赛中获一等奖)  

  教材分析:这首古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它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为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  

  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流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积累  

  二、   复习引入  

  (一)复习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前面已经学了三首古诗了,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  

  第一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学习《观沧海》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那么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句子是————  

  星汉的汉字是哪个汉字?  

  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愿望是——  

  乐府诗我们都接触过两首了,哪两首?哪两句相同?与内容有关吗?  

  第二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最能表现诗人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  

  你能提醒大家这句哪个字容易写错?  

  这首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有两句写得太好啦,全班一齐读这两句。至于为什么好,不说啦,“地球人都知道”!  

  第三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诗中哪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就是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中描写得特别优美的写景的句子是————  

  这些句子中哪些字用得是非常好的呢?——早、争、暖、新、春、渐、浅”  

  (二)引入  

  前面我们说了,每个朝代都有一种文学体裁比较鼎盛。大家回忆一下,先秦——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  

  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下面我接触的是元曲,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我们今天就来研讨一下,作者在面对不同的景色的时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三、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一)简介元曲和作者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倩女离魂》等。   

  马致远,(1250?-1324?)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在大都生活,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经历漂泊生涯二十多年,直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以后,才做过江浙行省务官,五十岁左右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他生活在北京时的元贞、大德年间,正是杂剧创作兴盛时期。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接受道教思想,剧作以


本文共计2041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精选5篇)《天净沙 秋思》简案教案 篇1  王宏兴  马致远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反复诵读,能正...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