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诗歌《晚上》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精选14篇)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 篇1
目标:
1、感受诗歌中安静的气氛,体验诗句的优美、舒展。
2、理解诗歌内容,愿意用动作表现诗歌。
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晚上》。
2、自制配乐诗歌录音。
过程:
1、出示图片,看看说说:
—“从图片中哪里看出来是晚上?”
鼓励幼儿积极观察图片,从图片的景色中寻找夜的感觉。
2、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教师用儿歌中的语言提问:
—“晚上星星出来了,还有谁也出来了?”
“晚上马路上的灯亮了,还有谁家的灯也亮了?”
在幼儿回答时,教师可以重复念诗歌语句,以强化幼儿对儿歌的印象。
帮助幼儿说清楚“也、亮”等字音,鼓励幼儿跟念诗句。
3、欣赏配乐诗歌,配动作表演。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
2简介爱迪生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4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5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请示 医生 急性 阑尾炎 需要 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
挡手 简易
(1) 自由读
(2) 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 教学生字字形
(5) 把书翻到生字表给生字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8知道朗读长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3师简介“畸形阑尾炎”的医学知识。
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5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二(2~5)
1师引读,可是那时——,医生——。
2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他会想些什么?
3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小爱迪和爸爸多着急啊。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
4指名读第3~4句
5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
6突然之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8全班交流
9开始,医生不明白,还不住地摇头说——,而后来,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他高兴地说——
10 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11然而,爱迪生并未满足,而是拉着手,一本正经地说——,后来爱迪生真的——
12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它们有什么不同?
13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14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15同学们思考一下,爱迪生怎么会发明电灯的呢?
16指导朗读
三 总结全文
1指导复述课文
2在爱迪生的一生中约有两千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3课后去找一找有关的书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15 晚上的“太阳”(电灯)
爱迪生 十万火急
(“发明之王”) 集中生智
化险为夷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 篇3
教学内容: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二课《中秋节的晚上》(教材第62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是刚刚从幼儿学园进入到小学的,尽管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但是认知能力很有限,并且《中秋节的晚上》是整本书第一篇成文的课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应该让学生多读,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生字,注意生子的写法,并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整篇课文只有短短6句话,却清晰地记录了中秋节的晚上小作者一家人围坐在花园里吃月饼赏月的情景,通过“月饼”和“月亮”两个重要的形象把中秋节时的核心给揭示出来,给人展现出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吃饼赏月时的幸福甜蜜的情景。本课的教学,在进行识字教学和写字指导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学会笔画“卧钩”。了解“心”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句子。
本文共计2075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小班教案:诗歌《晚上》
本文2024-06-05 15:59:47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