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通用16篇)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篇1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读这首诗的题目,我们能很自然地想起《识字5》中学过的“苍松”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从诗题切入,引导学生回忆“苍松”的形象,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信息,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一片明丽的色彩:皑皑白雪、点点翠绿点缀其间。“大雪”

  一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晶莹雪白的世界,“青”是那“雪白世界”中特有的颜色,是亮丽的、赏心悦目的颜色。教学“大雪压青松”这一句诗,可由“雪”、“松”的颜色着手,然后抓住“压”字,结合书上插图,引导学生体会雪之大之厚之重。教学“青松挺且直”这句时,可抓住“挺”、“直”两个字,让学生体会青松在大雪重压下依然“挺且直”。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鹅毛大雪不住地下着,松树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可松树却一点也没被压弯,仍然笔直笔直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让此景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生发出对青松不畏严寒、无比坚强的敬佩之情。这里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第一、二句诗所展现的青松不畏严寒、坚强挺拔的形象就能较好地贮存于学生头脑之中了。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两句作者将雪化后青松的美好形象留给读者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抓住“高洁”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雪化后阳光普照,青松洁净苍翠的美好形象,并再次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青松、喜爱青松。让他们通过吟诵再一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画面,把自己当成青松,这样就可引发学生与作者更多的共鸣。

  《青松》教材解读

  教材简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

  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 ,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时代背景:《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摘自《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60页中的“小资料”)

  这段简介通俗易懂,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事实上,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这首诗的出现,是多么鼓舞士气。陈毅元帅是在鼓舞人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学情分析:北方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篇2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压、挺、且、待、化”

  3、        学习青松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品质。

  学习重点:能理解诗歌的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在诗歌的朗读过程中体悟青松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

  学习方式:朗读、感悟。

  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教学过 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

  教学策略

  (互动或讲述等)

  预期

  效果

  导

  入

  课前交流:

  麦溪中心校二(1)班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第一次和你们一起上课 ,为了表示感谢,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礼物呢?保密!我保证上课结束的时候会送给大家。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上课时要做到三点:1、注意倾听2、认真思考3、积极发言。能做到吗?

  好,你们能做到,老师也绝不食言!

  (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

  出示陈毅的图片,引语:同学们,你们看,这是陈毅元帅。陈毅元帅我们在一年级《陈毅探母》就已经认识了他,他很孝顺自己的母亲。他是一位大元帅,仗打得漂亮。小朋友你们不知道吧,他还是一位诗人,诗写得非常出色,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陈毅元帅写的诗。

  板书课题:青松

  学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想读一读大元帅写的这首诗吗?

  教师讲述,营造氛围。

  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新

  授

  步

  骤

  ︵

  按

  教

  学

  流

  程

  分

  段

  落

  书

  写

  ︶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要求读


本文共计4072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通用16篇)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读《青松》 篇1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