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精选14篇)
祖先的摇篮 篇1
班级 姓名
一、写一写。
yì si huí yì yuǎn ɡǔ
( ) ( ) ( )
二、读一读,组成词语。
始( )掏( )逮( )蝈( )
浓( )曾( )想( )吗( )
三、说一说。
课文学完了,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想象到了什么呢?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力来说一说吧。
祖先的摇篮 篇2
教学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 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 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 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 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 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 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 赛跑 污染 神圣
4、 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 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 学习第1节
1、 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 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 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 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 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 讨论交流。
4、 有感情地朗读。
(三) 学习第4节。
1、 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 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3、 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 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 不被污染)
3、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 总结
四、 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 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 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 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 祖先的摇篮 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教学效果反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网上查找了许多图片资料,教学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图片选的过多,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图意,就草草结束了;个别学生图解时语言平淡,缺乏创意。课后作业练习句式“ 是 &nbs
本文共计2399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祖先的摇篮
本文2024-06-05 16:01:25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1570.html